時間轉瞬即逝。
很快,吳時係統麵板上的任務開始倒計時,便走到了15:00:00的位置上。
在這段時間內,在各種係統設備的支持之下,希望村的基建部成功完成了‘曙光尖塔’的第一期工程,將哨所與其下的小山改造成了一個巨大的軍事堡壘。
有了源源不竭的電力,晚上基建部的工人們下班後,他就一個人駕駛著起重機繼續加班加點。
導致工人們每天來上班的時候,都會發現工程進度比昨晚又推進了不少。
“天降神跡咧!我昨天挖的土方自動達到設計標高!?”
“神佛顯靈了!我的鋼筋籠都自個安裝上了?”
“你們這群傻子!肯定是守護神大人,我昨兒下工的時候,他還在吊車上坐著呢。”
“你才是傻子呢,守護神大人不就是神嘛!”
現在,哨所所在的整個山體都被掏空成了一個大型碉堡,足夠在屍潮來臨之時,對數目龐大的普通喪屍進行火力壓製。
除此之外,那曾經在與人蠍一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的‘雷神’也被布置到了這堡壘的頂端。
在關鍵時候能夠提供至關重要的火力支援。
有了這初具規模的‘曙光尖塔’,希望村對抗屍潮的勝率又提高了不少。
為保證【XT100】得到有效的使用,博士在原本希望村的三大部門(基建部、生產部和安保部)之外,又再度設立了能源部,專門負責能源的相關使用事宜。
能源部的部長由原本博士的秘書——
張青雲擔任。
張青雲上任之後,吳時交代給他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村裡通上電,讓村民們都能在夜晚也看到光明。
同時也提高生產效率,晚上的時間也能推進工程進度。
希望村在糧食問題解決後,便傾全力修築圍牆,現在已經初具規模。
在吸收了熾玫瑰軍團後,將周邊的喪屍都基本一掃而空。
所以即使夜晚燈火通明,也不擔心會吸引喪屍來襲。
於是,電線拉到了家家戶戶,讓希望村的村民們直接從古老的人力時代直接跨越到了電氣時代。
電,是壁壘這種超大型聚居點才有的奢侈品。
即使在符鋼領,也隻有核心區的權貴才能享受通水通電的奢侈。
除了少數符鋼領的移民,其餘希望村的原住民大多祖祖輩輩在荒原上出生長大。
對於他們來說,“電”是個聞所未聞的天外來物。
電燈被點亮的那一晚,家家戶戶都傳出了驚奇的歡呼。
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從居無定所的流民奴隸,變成了能夠享受現代生活的“摩登人士”。
在希望村的生活,其實很艱辛。
每個人,都要承擔繁重的活計。
整個村子不養哪怕一個閒人。
哪怕是鬆香這樣才三四歲的娃娃,都要儘己所能的乾活。
但和從前不一樣的是,村民的每一分勞動所得,都屬於他們自己。
肚子是暖的,口袋是沉甸甸的。
從此對吳時的敬佩和感恩之心更加熱烈了。
現在希望村的每家每戶幾乎都自發地給吳時設置了神龕。
希望村的街頭巷尾也貼滿了吳時的黑白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