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勸誡
《我們倆》內核就是類似《那山那人那狗》這種人間真情類的電影,講的是一個四合院的孤寡老太太和在京城求學的租客女孩兒,一老一小之間發生的一段動人故事。拿下了東京電影節影後、金雞獎影後、金雞獎最佳導演等等大獎,還受柏林電影節邀請展映,獲得最受觀眾喜愛影片提名。
這種題材的電影,不會存在任何的審核方麵問題,隻要你拍的好,能在任何地區都能引起共情。
原版電影的製作成本在00萬,但你知道它拍了多久麼?
拍了年,中間經曆了**、老太太扮演者拍戲摔了一跤住院耽誤大半年等等事情,因此把電影的成本拉高了很多。
其實這電影0%的戲全都發生在一個破小的四合院中,壓根都不需要什麼複雜布景,吳宇辰完全有信心在0萬以內把它給拍出來。
《我們倆》劇本故事並不複雜,可以說是三個劇本中最少的,也最容易理解,穀主任很快就看完了。
這時阮老太太也剛看完《驢得水》,先是歎了口氣,然後口中也是連道了兩聲真好。
穀主任又把手中的《我們倆》劇本遞向阮老太太,問道:
“阮台,這本你先看下?”
阮老太太搖了搖頭沒接下:“年紀大了腦子不夠用,消化不了這麼多東西了,這裡伱說的算,不用管我。”
穀主任點點頭,然後扭頭看向吳宇辰,感慨道:
“小吳,之前看完《車四十四》就覺得你不簡單,但是我真沒想到你這麼有才!”
他拿起手中的三個劇本:
“你這三個本子,真的都很好!就我個人而言,你的那個《驢得水》寫得太好了,我非常喜歡!”
吳宇辰聽到這話非但沒喜,反而心中暗呼糟糕,這話後麵往往都有個轉折。
果然如同他所想,穀主任下一句便是:“但是,你這個本子,關於政治方麵的隱喻太多了點啊!諷刺意味也太濃了!”
但凡看過《驢得水》的都知道,那什麼三民小學、孫校長,什麼立誌改造農村,這不明晃晃的在告訴你是什麼嗎?《驢得水》從頭到尾就是一部濃濃的對彼時政治局勢的諷刺電影,甚至每個人的設定和身份都有含義。
吳宇辰趕忙辯解了一句:
“穀主任,我這背景可是民國時期的,而且諷刺的也是當時的同盟會,應該碰不到咱們現在的線吧?”
這方麵肯定是不能改的,這也是《驢得水》這劇本最大的魅力和藝術內涵所在,改了就平庸了。
這時阮老太太開口說話了:“小吳,你這電影明年拍出來,你想想後年是什麼?”
吳宇辰聞言一想,明年年拍出來,後年就是港島回歸了。港島回歸也是上麵在向灣灣的一個展示和證明。
吳宇辰這下也想明白了,現在灣灣還是同盟會,趕在這時間點《驢得水》去百般諷刺人家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