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過江皓泡的熱茶,蔡總抿了一小口便重新放回茶幾上。
臉上複雜與猶豫的神色依舊,醞釀了好半晌,見江皓將茶杯同樣放下後,才終於開口。
“江總,我感覺公司想上市太難了。”
“是又遇到了什麼困難?”
一聽就是遇到了新阻力,江皓重生前的印象中米哈遊是沒有上市的。
具體情況不得而知,不過就他印象中的,等原神正式上線後,公司裡也不缺錢。
光每年的利潤分紅就已經足夠,不需要上市融資圈錢。
自己就能公司新業務的開發運營。
高額的收益,使得米哈遊對上市的事變得可有可無,甚至不上市決策還能更順暢一些。
不過今天坐在他麵前的蔡總,從幾年前開始的目標就一直是上市。
這會兒怕是除了第一次被駁回申請外,再一次受挫了吧。
“也不能算吧,我感覺國內股市想上市,像米哈遊這樣的沒有機會。”
“年前第一次被駁回,我以為是業務盈利模式單一。”
“就在公司運營上以及報表上,新增加了許多關於ip開發,周邊等社區化的盈利。”
“近期我又遞交了一次,反正那邊也不給回應了,就硬拖著。”
“我感覺我們米哈遊想在國內上市,應該是沒機會了。”
江皓聽聞也是不免感覺慶幸,他的將遇咖啡最近可是剛剛上市。
同意由高領張總負責牽線,專門找的高盛,打包票在港股上市。
還好當時他們倆第一時間就將國內股市拋開,隻在港股與納斯達克選擇。
不然的話,估計眼前蔡總經曆的,他也得經曆一遍。
頂多是他知名度與影響力比蔡總強,會有江南省委支持,最後應該上市還是有機會,但拖著背後讓出去的利潤怕是遠超預期。
“其實國內市場上市的確難度不小。”
“需要背後溝通付出的成本很大,比公司的經營要重要的多。”
“你要不嘗試下借殼上市?或者轉去港股市場與納斯達克碰碰運氣?”
這幾年彆看國內地產大熱,股市應聲上漲,看著股市裡資金熱錢多。
其實港股以及米股的漲幅也不慢,同樣有很多資金盤能夠容納新的公司上市騰飛。
起碼就江皓如今來看,蔡總彆看遊戲搞得風生水起,但上市這一塊還是萌新,沒有經驗導致到了現在很尷尬的地步。
急急忙忙的遞交ipo申請,其實背後的事情都還沒乾完。
國內股市以蔡總的性格怕是機會不大。
要是再融資一波,借助資方的資源,轉戰港股與米股可能會有新的上市機會。
到現在為止,江皓主要還是以安撫蔡總情緒為主。
彆看在年紀上,蔡總還要比自己大幾歲,但在商界,江皓的確是蔡總的前輩。
兩家企業成功上市,可以說絕大部分的國內創業者,對於江皓的成功與敬佩都是毋庸置疑的。
“我也想過的,就是…就是時間上可能來不及了。”
蔡總臉上的猶豫與糾結是呼之欲出。
這讓江皓沒有想到,耐著性子再次追問起來。
“換港股應該問題不大吧?現在開始準備上市工作,快的話明年初就能試著上市。”
“你要是有想法,我可以引薦你一位在港股上市運作還挺有實力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