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世文環顧了一下這個院子,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個精巧的園林,假山,亭台,樓閣,小橋,流水,約有三百多個平方。
到底是有錢人住的地方啊。
林世文感歎到。
林世文不知道的是,陳念祖家原先的住宅遠不止這麼大,可以這麼說,整個長生巷這一邊的房產,有一半都是陳家的。單是陳家祖宅就有前後九進,差不多一百間,俗稱九十九間半。
陳家先祖,是晚清的大鹽商,民國時期,陳家又投資興辦了運江的紗廠,麵粉廠,屬於民族資本家。
抗戰爆發後,陳家長孫陳念祖投筆從戎,最後官至少將師長。後來,國民黨敗退台灣,陳念祖的幾個叔叔一家包括他的弟弟妹妹都跟著去了台灣。而他的父親,當時由於身染重病,經受不住旅途奔波,所以就留下來。
解放後,陳家的一切沒帶走的財產都被充了公。工廠被收歸國有,家裡的房子,被安排住進了上百戶人家。陳念祖的父親不忿說了幾句氣話,被當作典型批鬥,最後被鎮壓。這也成了陳念祖心中永遠的痛。
中美和解後,陳念祖每次回來,都想把母親帶到美國去,奈何老人家年事已高,況且丈夫還埋骨在這裡,陳家祖墳還在這裡,堅決不肯離開故土。
後來,為了招商引資的需要,市政府又把陳念祖母親居住的這個院子裡的其他人家,都安排搬出去了。陳念祖又出資進行了修繕,這才出現了現在林世文所看到的景象。
不過,現在陳念祖母親住的這個院子,雖然是陳家祖宅,卻是屬於公房,產權屬於市政府。陳家每年還要向市公房管理處,繳納房租。
這都是曆史遺留問題啊。
這邊林世文在參觀院子,那邊程市長與陳念祖相談甚歡,屋子裡,不時傳出歡快的笑聲。
時間過得飛快,林世文看了看手表,已經差不多下午五點鐘了。他在門外,向程市長揚了揚手表。程市長會意,喝了一口茶,對陳念祖說:
“我今天來,也沒有特彆的意思,就是來看看。順便給老太太和陳先生拜個晚年。同時也希望陳先生方便的時候,多回家鄉看看。底下我馬上還有個會,你也知道,明天人大開幕。”
“程市長百忙之中來看望我們,我們母子也倍感榮幸。以後程市長如果有機會赴美公務啊什麼的,請務必知會我一聲,有用得著我陳某人的地方,我陳某人一定會獻犬馬之勞。其他的姑且不論,我弟弟還欠你一條命呢。”
“哈哈哈!”
程市長開懷大笑。陳念祖把程市長送到院門口。臨彆時,拉著程市長的手說:
“程市長,不是我恭維你呀。你與我之前見到的運江官員都不大一樣。我好像與你還蠻投緣的呢。”
“哈哈,有什麼不一樣的,我們對待歸國僑胞的熱情都是一樣的。”
“不一樣,他們都是盯著我的錢包,而你目前還不是。”
“哈哈哈,其實我也是!”
程市長自此與陳念祖結下了友誼。後來,程戈和帶隊赴美招商,大獲成功。為此特地在濱江設立了十平方公裡的工業園區,專門承載在美華商的投資,有力地推動了運江市經濟的騰飛。
1998年的這個春節,是秋語薇有生以來過得最壓抑、最勞碌、最心酸也是最無助的一次。
秋媽媽為了說動女兒跟她一起去英國,差不多磨破了嘴皮子。倒是秋爸爸理解女兒一些,反過來勸妻子不要把女兒逼得太緊。人家周進是為了保護女兒不受欺負,才失手打死人的。現在案子懸而未決,自己女兒倒先避而遠之,這不是道義之人所為。
更何況,女兒與男朋友相戀了三年,哪能說走就走的?
大年初三,秋教授兩口子,帶著滿心的遺憾,登上了飛倫敦的航班。臨行前,秋媽媽抓住女兒的手,淚眼婆娑。
“女兒啊,媽媽不逼你。但是,你也不能苦著自己。你先好好考慮,什麼時候想通了,給媽媽打電話。媽媽回來接你。”
“不管怎麼說,你先要把自己的情緒調整過來。媽媽回來這些天,都沒看見你笑過。”
秋語薇擠出一絲笑意,和父母擁抱而彆。
大年初四,秋語薇又馬不停蹄地奔赴周進的老家,和周進的媽媽經及哥哥姐妹,一家人吃了一頓團圓飯。少了周進的家庭式聚會,肯定是多了一份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