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兆康突然打來電話,說是在真縣月塘鄉承包的那塊地,出了麻煩。
那裡原本是塊荒山地,麵積大約有**百畝。砂石裸露,缺少土壤,長不了莊稼,遇到乾旱年份,甚至連雜草都存活不了。年前,張兆康帶周進來考察過後,周進請丁一勇幫忙,又稍微補貼了點錢,給大卡車司機,從市區工地上運土,給那塊荒地上覆蓋上。目前,已有大約五六百畝荒地已完成覆土,其餘的,由於時間關係,還沒有來得及。但是,從市區運來的土,已在那裡堆成了一座土山,隨用隨取。
康美綠化公司和月塘鄉裡簽訂了合同。付清了前五年的租金。但是,這個春節一過,有人眼紅了。
周進讓滿元春開了那輛切諾基,和張兆康一起,直奔月塘鄉。張兆康的那位親戚,村支書朱九良已經在等著了。
“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一下車,張兆康就忍不住地發問。
原先,這麼一大塊荒地,誰也沒有看在眼裡,畢竟,沒什麼用處,種不了莊稼,但是,覆上一層土後,就不一樣了。張兆康已先期安排人,種上了苗木。過春節,村裡在外打工的人都陸陸續續回村了,看到原先荒涼的土地,現在變成了一馬平川的良田,心思就活泛起來了。再一了解,租金還那麼便宜,心裡就更不平衡了。
村民孫啟棟就是領頭的一個。他今年三十四五歲,在家排行老四,大家都喊他孫老四。孫老四領著村裡的幾個木匠、瓦匠、水電工在金寧城裡,承包家庭裝修工程,也算是見過世麵的。看到家門口的荒地,被外地人承包了,現在改造成如此模樣,他動心了。
彆人能搞,我為什麼不能搞?
我們村裡的土地,為什麼要承包給一個外地人?
這就是他的思維,理直氣壯。他也不想想,這塊地荒地這裡多長時間了,他為什麼不來承包?為什麼彆人運來泥土了,他就想起來了?
於是他先找到村裡,村支書朱九良,是張兆康的親戚,當即就回絕他了:
“已經跟人家簽好合同了,翻不了。早幾年,讓你們承包,你們一個都不答理,現在人家把地整出來了,你想摘桃子,沒有這樣的道理。”
朱九良把孫啟棟一陣批評,也沒放在心上。
誰知隔了不到兩天,張兆康年前安排人栽下的一批苗木,一夜之間,竟被人拔光。村支書朱九良被鄉長高含之,叫到鄉裡談話,大意是要求認真對待村民的訴求,保證村民的利益。
周進敏銳地捕捉到一個信息,就是這位鄉長高含之是新上任的。現在好多地方都有這麼一個壞毛病,就是現任不認上一任的賬。
康美綠化公司是與月塘鄉政府簽訂的協議。進入新千年,真縣對各個鄉鎮的領導層進行了一次人事調整。月塘鄉的原書記,年齡到了,進入縣政協任副主席。原鄉長調任相鄰的宜居鄉,任書記。月塘鄉的新任書記胡有信,是從縣委辦副主任下派的。鄉長高含之是原常務副鄉長就地提拔任用的。
合同上公章的印泥,還沒有乾透,新上任的月塘鄉領導層,就對上一任簽訂的協議不認賬,真的是讓人匪夷所思。
“這位孫啟棟,與胡有信書記或者高含之鄉長哪個有關係吧?”
聽到周進如此問,張兆康也不禁精神為之一振,豎起了耳朵。
“你看出來了?”
朱九良扭頭看了一下,四處沒有外人,於是壓低聲音說道:
“孫啟棟是高含之鄉長的連襟。”
“怪不得呢。”
張兆康說道。
“孫啟棟,原先在村裡擔任村民小組組長。但是,我們這裡實在是太窮了,收入低,恰好他有門手藝,於是就進城打工,把村裡的幾個手藝人組織起來,在城裡做裝潢生意,每年賺不少呢。這次,不知是哪根筋搭錯了,要打這塊地的主意。”
朱九良進一步解釋說。
周進心裡有數了。
“走,到毀壞苗木的現場去看一看。”
幾人又上車,來到苗木培育場,眼前的景象,與去年周進來時,已大不一樣了。這裡的土地都已覆上了土,周圍紮的籬笆,已被人破壞,十多畝已栽下的苗木,被人拔了,扔得四處都是。看了讓人著實心疼。
“報警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