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敏把周進帶到乾媽家的時候,眼前的一幕,讓她吃了一驚。
隻見平時有點病歪歪的首長,此刻正在廚房裡,全神貫注地做飯。家裡的服務人員,給她打著下手。
乾媽忙的什麼美食呢?
周進走近一看,竟是在烙煎餅。
“乾媽早!”
“周進,快來嘗嘗,我做的煎餅!”
趙靈韻小孩子一樣的,趕緊來了個波斯獻寶。
她打開一個旁邊的蒸籠,裡麵赫然是憶經做好了的煎餅,放在蒸籠裡,一是保溫,二是,也怕風乾了,影響口感。
周進用手拿了一個,裡麵竟含包著各式的蔬菜。咬了一口,味道著實不錯。
“這個叫菜煎餅,怎麼樣?好吃嗎?”
乾媽一臉的希冀。
“好吃,香!我要吃兩個!”
周進咬了一口,呼著熱氣。趙靈韻看著他狼吞虎咽的樣子,特彆的高興,也特彆的滿足。
“哎呀!一晃幾十年了,手藝丟功了!”
乾媽感慨道。
昨天周進帶她去遊福山,不知怎麼搞的,竟觸發了她的思鄉之情。人老了,都喜歡回憶過去。
故鄉的山,故鄉的水,故鄉的風味!
菜煎餅就是她兒時的風味。烙上餅,裡麵胡亂夾點蔬菜,就是過年都難得的美味。
她小時候,家裡很窮,父親被抓了壯丁做了**,死在了戰場上。母親拉扯著她和哥哥,艱難度日。1947年的時候,村子裡住進了解放軍,村裡的老百姓,積極支前。
她當時才十一二歲,也積極投身到了支前活動中。跑個腿,送個信,幫忙烙煎餅,支援前方,這都是力所能及的。
她特彆聰明,參加解放軍辦的識字班,一點就透,一學就會,解放軍首長特彆喜歡她。
她原來的名字叫趙小林。解放軍首長看她特彆有靈氣,就給她改了名字,叫趙靈韻。她有個哥哥,叫趙大林,十六歲的時候,也正式加入了解放軍。
全國解放後,她也參軍入伍,成了一名通信兵。有一次,上級首長到軍營視察,正好是當年駐紮她們村的那一位,認出了她,就把她調到了身邊。
自己的丈夫虞振新,本是烈士遺孤,被首長收養在身邊。比她小三歲,朝夕相處的過程中,愛上了她。
後來,經首長撮合,兩人成百年之好。
六七十年代,首長被錯誤打倒,她和丈夫也受波及,下了牛棚。
可氣的是,自己的哥哥趙大林,退伍回到家鄉後,積極投身到那場運動,第一個宣布與她斷絕關係,就連母親去世,都沒讓告知她,這成了她心頭永遠的痛。
她發過誓,這輩子,都不回家鄉了。此後,想念家鄉,隻能在夢裡了。
此刻趙靈韻看著乾兒子周進,連吃兩塊菜煎餅,眼神裡,滿滿的都是憐愛。
“乾媽,真沒想到,你手藝這麼好!”
周進誇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