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醫館的當家人仲伯華,送走了今天自己的最後一位求醫者,正在譽寫醫案,這是他每天的必修課。將今天所接待的十位病例,記錄在案,便於總結經驗。
說到底,中醫,是一門經驗科學。需要不斷探索,不斷積累,最後歸納總結,形成自己的體係。
一個腳步聲,由遠及近,直至靠近。他的助理,上前阻攔。
“對不起先生,仲先生今天的號沒有了,準備下班了,請預約明天或後天的吧。”
“請他進來吧!”
仲伯華的注意力,全在紙頭筆尖上,似乎知道那人是誰,頭也不抬地說道。
“是。”
俄而,助理領著一位五十多歲的中年人,走了進來。仲伯華咧嘴對他一笑,然後朝助理揮了揮手。
“你可以先下班了,這邊我自己一就行。”
仲伯華吩咐道。
“你好像知道我要來?”
“這麼多年了,你的腳聲很有特色,還有你那個拐杖敲地的聲音,我怎麼會記不住?哈哈。”
“仲先生果然名不虛傳。”
那人由衷地讚歎道。
來者,正是譚五。如果周進在場,一定會大為驚訝。他們兩人,竟是多年的至交好友。難怪上次,周進發現被人跟蹤,仲伯華一點也不緊張呢。
當年,仲伯華逃難香港,住在貧民區,遇到了從台島逃命過來的譚五。其時,年輕的譚五身負重傷,傷口化膿感染,奄奄一息。由於沒有身份,又沒有錢,送不了醫院。
是仲伯華,用草藥替他清洗傷口,用針刺之術,為他去燒,總算把他從鬼門關拉了回來。
後來,譚五身體恢複,繼續在江湖上打拚,終於殺出了一片天地,最後成為幫會老大。他沒有忘記他的救命恩人。
此後仲伯華在港行醫,能夠順風順水,一是因為他的醫術確實精湛,救了不少人,積了醫德。此外,在仲伯華還沒有闖出名氣的時候,譚五明裡暗裡,保護他的周全,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
“看你的氣色,好像有點邪火攻心,血不藏肝,腎水不足,心腎不交,當是睡眠不佳,思緒頗多,我給你開點湯藥調理調理。”
仲伯華看了譚五一眼說道。
“仲先生果真是杏林高手,不要我開口,就能知曉我的病症,而且說得一點不差,我譚某佩服佩服。”
四十分鐘後,譚五拎著一包中藥,乘電梯下了地下的停車場,手下將他迎上車。然後,迅速啟動,開了出去。
“通知小七,回來議事!”
譚五點燃一支雪茄,對手下吩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