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熱鬨的長安城_千年世家:從商鞅變法開始崛起_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章:熱鬨的長安城(2 / 2)

董卓都是愣了一下,才反應過來這頭憨牛到底說的是什麼意思,無奈的扶額“事情真的有這麼簡單麼?”

賈詡倒是在這個時候開口了“其實有些時候,咱們都是想的太多了,所以才會讓事情變得更加麻煩,有些時候往往是這種憨貨才能明白最聰明、最赤誠之人的想法。”

“左右過兩日將軍入了長安城都是要拜訪先生的,到時候何妨一試呢?”

董卓眉宇中閃爍著些許猶豫,但最後還是說道“也罷,我便試一試吧。”

他回頭望向,看著跟在自己身後的西涼軍馬“總要為這群泥腿子謀一個前程。”

“西涼太苦了啊。”

董卓閉上眼睛,仿佛眼前還是那一片西涼的血海與黃沙。

朝堂上的那些個三公二十八卿們總是不會看到人世間的苦難,如同西涼這樣的地方並不算少。

可是

董卓嘲諷的笑了笑。

他回過頭,在滿天星辰之下問道“都說安國王殿下是聖人,都說陳氏曆代的家主都是聖人。”

“你說他會是真的聖人麼?”

賈詡與牛輔都沒有說完,兩人低著頭。

牛輔在思考今晚要吃點什麼,而賈詡則是有些悲哀的歎氣,他也想知道,陳氏的當代家主是不是聖人。

如果當代安國王是聖人,那麼天下為何會成為這個樣子?

可如果安國王不是聖人,那麼當今天下就不會隻變成這個樣子。

賈詡的心頭無數思緒環繞。

最後隻是換做一道長長的歎氣聲,看向那遠處遙遠的長安城。

長安啊長安。

那裡是大漢的中心。

而他們終究是要走到那裡了。

清晨

陳朱樓躺在床榻上,聽著外麵嘰嘰喳喳的鳥兒四處叫著,屋子裡的侍女聽到聲音連忙走了過來,侍奉陳朱樓穿衣。

權貴世家,總是如此,哪怕是陳氏也不能夠避免。

他一邊在身旁人的侍奉下穿衣,一邊低聲問道“父親呢?”

侍女低聲回答

“公子,先生如今正在前庭見人,囑咐奴婢,若是您醒了,便讓您也過去。”

她想了一下,又補充道“先生說不是什麼外人,所以好歹是要見上一麵的,等見完了之後,公子若是不耐煩,也可以出去在長安轉一轉。”

這侍女的臉上也是帶著對長安城的憧憬,滿懷期待的說道“先生說長安素來繁華,您若是能夠多見識見識,也是好的。”

陳朱樓可有可無的點了點頭。

長安城很繁華麼?

左右不過是與官渡差不多罷了。

此時陳成己正坐在前庭,見著幾位客人,這幾位都是陳氏的門生,在朝中也擔任著兩千石的位置,算是封疆大吏的一員。

其中幾位是治粟內吏、賦稅署這樣重要的位置,另外幾位的位置則是在三十六卿中比較偏,但左右也是大員。

陳朱樓隻是遠遠的看了一眼,便心中有些歎氣。

那幾位來訪的門生當中,有些是他不喜歡的,有些是他喜歡的,但他左右都是要見的,因為他是下一任安國王,也是陳氏的下一代家主。

這樣的人情往來,他決計是不可能逃掉的。

甚至他也不能對其中他不喜歡的那幾位區彆對待,甚至也不能給臉色。

因為他們都是在為陳氏做事。

其中幾人雖然喜歡收受賄賂、做了貪官汙吏,但他們所貪汙之錢財,半數都給了陳氏那些想要做事的門生手中。

也正是如此,如今的大漢才沒有走到最差的那一步。

於是,陳朱樓走上前去,挨個與諸位見禮,口稱“叔伯”,那幾位也都十分客氣的還禮,倒是有一兩個人眼中閃過些許的紅潤之色。

外界有傳聞,朱樓公子不喜歡他們這些“貪官汙吏”“魚肉鄉裡”之人,而因為朱樓公子乃是陳氏下一代的繼承者,所以他們這幾個人在陳氏門生當中也不怎麼受待見。

頗有一種等到朱樓公子掌權之後,就將他們這些人徹底鏟除的意味。

雖然他們早就有了這樣的準備,但這樣的事情真的出現的時候,他們依舊會感傷。

而如今陳朱樓的動作則是打破了這種流言,哪怕他們事實上心裡清楚,陳朱樓依舊不喜歡他們也是一樣。

陳朱樓瞥見了這幾位眼神中的那些許“放鬆之意”,內心複雜一片無比混沌,這個時候的他不像是前些日子在車上指責他父親的那個時候了。

他好似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妥協”。

忍耐與妥協是這個世界上第二難做到的事情,而第一難做到的事情便是在妥協與忍耐當中依舊保持一顆自己的心。

當那顆心依舊銳利的時候,其餘什麼困難都無法將其打倒。

長安城中的空氣比之官渡城差了許多,這是陳朱樓走在大街上的第一反應。

時不時的有跑馬的權貴子弟縱橫,這一點比之官渡城更是差了很多。

沒有什麼所謂的紈絝敢在官渡城中跑馬,因為這座城池中最大的權貴——陳氏的子弟都不被允許做這樣的事情,所以官渡城中的秩序井然有序。

陳朱樓皺著眉,周邊倒是有許多攤販。

路上也有許多大儒的弟子正在匆匆忙忙的前行,陳朱樓隻是遠遠的瞧了一眼,看著像是前去當朝大儒、尚書盧植的府邸,對於盧植這個人,陳朱樓回憶起自己父親的介紹。

據說是一位頗有才學的大儒,隻是行事風格“跟他那些該被一把火燒死的蠢笨先師一模一樣”。

這是陳成己的原話。

自光武皇帝昭武平複王莽禍患之後,陳氏的“政治學”便是成為了一家獨大的學說,但在光武皇帝末年的時候,陳氏先祖陳衝覺著“一家獨大不是春”,於是便上奏光武,請求將其他學說再次複興。

其中儒家、墨家以及黃老學說三家占據了天時地利人和,複興的最為妥當,幾乎是達到了春秋戰國末年那時候的“顯學”之勢。

在那之後,這三家哪一家得到了皇帝的支持,便能夠短暫的超越其餘兩家,位居政治學之下。

算是一超多強。

當今獨愛儒家,也因此儒家的勢力興盛。

正思索著,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喧鬨吵嚷的聲音,陳朱樓起了看熱鬨的性子,連忙湊上前去。

他一邊墊著腳看,一邊問身旁的仁兄“兄台,這是發生了什麼事?”

inf。inf(www.101novel.com)



最新小说: 華夏遠征軍之我的團長 我用科技樹振興中華 亮劍之無限後勤 站哥總拍到意外現場 精靈世界的美食大師 人在東京,朋友很少 修羅女帝之絕世無雙 師尊在修無情道 巔峰玩家 戰錘:安格隆培育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