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長青以為耶律宗真會直接開大,再不濟也會拿出收拾李元昊的架勢帶兵出征來收拾她,結果對方就隻是在邊境增了一波兵,然後就安靜了。
之後耶律宗真派使臣過來求和,為了體現他的誠意,想替自己兒子耶律洪基求娶宋朝的公主。
張妼晗生的那個孩子去年因病去世,目前宋朝活著且未婚的公主就隻有一位,那便是年僅七歲的福康公主。
大臣們出奇一致地反對和親。
彆誤會,他們不是心疼福康公主,而是單純覺得和親這種行為很丟人。
不管是從經濟還是文化方麵,這些士大夫們皆全方位無死角瞧不上北邊以及西南邊那些“蠻夷”。
用句比較誇張的網絡用語來形容,可能在他們眼中,宋人與遼人的差彆可能比人與狗的差彆還大。
所以在士大夫們看來,和親是一種“辱國”的行為,且這種思想一直延續到南宋,後來的衛道士朱熹更是將漢人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通婚視作“自取羞辱”。
盧長青搖了搖頭,打了這麼多年的交道,耶律宗真居然還不了解宋廷那些朝臣對臉麵的重視程度。
目前遼國境內也不怎麼太平,之前連續發動的對宋戰爭和對夏戰爭讓遼朝國力衰退不少,致使國內矛盾逐漸尖銳。若換作是她,她就直接休戰求和,恢複兩國經濟貿易,先猥瑣發育。
這些問題耶律宗真也清楚,他本想再對宋朝開一次會戰轉移國內的矛盾,可更多的大臣建議他與宋朝求和,繼續“益深兄弟之懷,長守子孫之計”。
他們打的一手好算盤,若是和親,到時宋廷為了展現大國風範肯定會給一大筆家妝,結果宋廷這邊根本不接招,“贅婿”的願望落空了。
現在宋遼達成了一種詭異的“和平”模式,雙方邊境小戰不斷,但大戰誰都不敢隨意發動。
宋廷又用製裁夏國那一套,單方麵關閉榷場停止兩國貿易活動,讓耶律宗真也體會了一把當初李元昊抓瞎的心情。
耶律宗真知道這樣拖下去對遼國很不利,但讓他向宋朝稱臣他又不樂意,畢竟她們可是享受了宋廷三十多年孝敬的。
從祖輩忽然變孫子,實在難以適應。
盧長青在北邊待了一年多,陸陸續續精簡近二十萬的士兵。
就目前而言,軍隊人數還是太多了,還得繼續裁,後來的王安石可是裁到隻有六十萬,而且那還是沒有北宋沒有養馬場的時候。
由於有曹丹姝極力支持,盧範兩人的改革仍在繼續。
當初丈量土地這會便派上了用場,在土地改革方麵,盧長青照搬了清朝的攤丁入畝,廢除人頭稅,簡化稅收。
這一條政令一實施,造成的結果是多地的大地主造反了。
百姓活不下去了才會鬨著要起義,攤丁入畝的政策很明顯是有利於那些無地或者少地農民的。
在封建社會,往往就是這種無地或者少地的百姓才是數量最多的。
所以在土地兼並已經日趨嚴重的今日,這些大地主想要集結百姓大規模造反相對來說是比較難的。
所以各地的地主起義,幾乎是起一個滅一個。
本來一開始還沒比較合理的理由搶這些地主們的土地,現在好了,大地主們主動為朝廷分憂,獻上了足以砍腦袋的理由。
敢造反直接武力鎮壓,然後打地主分田地。
見稅收改革有了成效,盧長青下一步便準備改革科舉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