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白蓮教,反清複明多出自江南。
在江南,這個滿人被排斥的地方,石文炳受人愛戴,足以證明石文炳的能力。
也正是因為這份能力,讓康熙讚賞不已。
康熙23年(1684年),康熙第一次南巡。
因為石文炳的得用,康熙注意到了石文炳的女兒,也就是原身。
康熙看重家世,也看重姻親,更看重女子的品德才華。
畢竟,他看重太子,為太子選福晉自然和皇子們的不一樣。
而康熙不僅僅是在挑選太子妃,更是在挑選未來母儀天下的皇後。
所以出身重要,性情更加重要。
曆史上的瓜爾佳氏也確實擔得起賢內助的稱讚。
雖然瓜爾佳氏並未為胤礽生下兒子,但是她對胤扔的庶子庶女們都是麵麵俱到,儘到了自己作為嫡母的職責。
若當真胤礽登基的話,瓜爾佳氏或許會成為一代賢後。
而康熙選擇石家,就是給太子選擇了一個有力的保障,憑借石家,太子的位子隻會越來越穩。與其說是婚姻,不如說是聯姻。
“秉資淑孝、賦性寬和。”
這是康熙給原身的評價。
即便後來太子被圈禁,太子妃去世,康熙依然很是滿意她。
於是,第一次南巡過後,康熙直接給太子指婚瓜爾佳氏·盈恒。
隻是,事情總有陰差陽錯!
康熙25年(1686年),又是選秀年。
康熙又給太子指了側福晉李佳氏和程佳氏。
若是原身能順順利利大婚,一切也許會不一樣。
曆史上,同年原身祖父身體不虞,過世以後,原身守孝一年。
康熙心疼太子,側福晉就先入了毓慶宮。
而就當孝期剛剛結束之後,太皇太後這一位曆經三朝的女強人也在康熙27年去世了。
於是他們又守了三年,而就在這三年剛剛過去的時候,原身的母親也去世了。
所以說他們又麵臨著三年的守孝。
而在這一年又一年的蹉跎當中,太子對於自己的大婚,一開始的期待和激動漸漸的被磨滅。
隻剩下沒有辦法言喻的失落和疲憊。
所以說在真正的大婚就要到來的時候,那種激動和喜悅已經沒有了,隻剩下非常平淡的感覺。
而在這七年的過程當中,原定於與太子妃同一年進入太子府的側福晉,早早的就進入了毓慶宮。
而在這七年的過程當中與太子相處,感情日益濃厚。
所以說這個時候太子妃的到來,就好像是她插入到太子與側福晉兩個人之間的感情,這就好比一個非常突然闖入的一個外來者一般。
他們兩個人之間的相處是非常尷尬和陌生的。
而太子作為天之驕子,他又不是一個願意委屈自己的人。
麵臨著這樣一種不自在的感覺,他就轉頭去了側福晉的院子。
這也就使得太子和太子妃之間的感情是更加的僵硬。
當然,為了嫡子,他還是會來,隻是全然沒有那份體貼。
原身做到了一個當家主母該有的姿態,體貼丈夫,善待庶子庶女,分擔宮務……
隻是,她不快樂是真的,鬱鬱寡歡也是也是真的!
後來跟著太子被圈禁冷待也是有的。
有一份奏折提到過:
【和碩簡親王雅爾江阿等奏為進大塊冰折
康配六十年六月十二日
和碩簡親王臣雅爾江阿等謹奏:
臣等鎮守處以轉洞進飯。今既天熱,照常開門,進大塊冰可也。為此謹奏。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