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甲這一支,一開始閭山師公,閭山師公又是得自許遜淨明派,許遜也是得靈寶天尊派遣日月二君傳授。
那麼許甲這一道,算起來應該算是“靈寶淨明派”的分支。
江南西道的福主便是“許遜”,說起來,許甲前世還真是江西南昌人,說不得就是許天師的多少世孫。
上清靈寶壇,靈寶淨明壇,淨明閭山壇,閭山師公壇……
中間差著許多支呢。
許甲糾結的是,自己是不是直接立靈寶淨明壇,還是按照前世傳承,立下閭山師公壇。
這裡麵差著四五級層呢。
正好這時候山居觀一眾道人上前請教,打斷許甲。
隻見著以張真璣,經主道人為首,列成兩排,對著許甲就是拜禮。
把許甲嚇一跳“怎麼?你們要黃袍加身麼?”
經主道人誠懇開口道“我等道行微薄,見識短淺,不識真人,但聽聞真人心懷宇宙,腹有乾坤,三言兩語,便能指點迷津,小道不敢請真人入此蓬廬小廟道場屈尊,卻心生愛慕,仰望道法,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因此虔誠拜請真人,為我等講經。”
“我等願意獻上所有,隨意真人取用。”
許甲見他們文縐縐的說這麼大一段話,忍不住笑了“這倒是很正常,何必作此大禮,講講就講講,你們的情況,我也是知道的,還算守正執中,隻是多年修煉小法,走的是小徑,但凡你們有人看過《黃帝內經》,便大概知曉上古天真論,以天真論作基,進行修行導引,總無大錯的。”
黃帝內經,確實不是十分普及,這邊的醫家,各有理論。
比較常見的,有火派,土派,木派,什麼病都能扯到心,認為補心第一,什麼病都扯到脾臟,認為養元固本第一,三病都能扯到肝,認為肝炁不舒,鬱結才是發病的原因。
當然他們治病都能治好,其實思想都是一樣的,就是“調和五行”,隻是每個人的出發點不一樣,有人習慣從心火開始糾正,有人習慣從脾土開始糾正,有人習慣從肝木進行糾正。
這些山居觀道人,其實就是五行之中,土行的能量太強了。
五行之理論,除卻“生克”,還有“乘”“侮”。
土太強則克水,更反過來侮“肝木”,肝木一弱,又會得到心火的加倍克製,如此五行陰陽平衡失調。
表現出來的,就是山居觀道人們心性越來越抑鬱,甚至接近於“土石”,更有“坐僵”的風險。
許甲讓他們“培田種藥”,便是從這個點出發做出糾正。
此時他們既然問起,許甲便仔細說起其中的理論。
(本章完)
inf。inf(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