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id="tet_c"“主神庇佑!一二三四!主神庇佑!一二三四!…呼!哈!…這一通忙活,終於拖上來了…”
飛雪紛揚,封凍的小鹿苔河上,積累著厚厚的雪層,和旁邊積雪的河岸連成一片,幾乎分不出來。隻是,此刻凍實的冰河上,卻顯露出一個六七丈長、一丈多寬的船形深坑。而原本停在冰河上的五桅遮洋船,已經被數十人齊齊用力,拉到了積雪的河岸上。
“主神啊!這艘五桅的大船,看上去和王國的普通長船差不多大。隻是它有三層甲板,船身很高,兩側沒有劃槳的槳位…難道是全部依靠風力前進的嗎?…嘶!這船裡麵的結構,看上去,真是複雜的緊!…”
探索隊長祖瓦羅登上遮洋船,一臉好奇,觀察著從未見過的遮洋海船。在他旁邊,是佝著腰陪著小心、脖頸戴著金符的船匠金善樹。
可惜兩人語言不通,祖瓦羅走馬觀花的看著,金善樹則比劃著手勢解釋兩句,好歹不能讓大人們,覺得他沒用不是…
“主神指引!五根桅杆,有長有短,是什麼道理?…”
這種代表宋代航海技術的遮洋海船,最醒目的標誌,是五根樹立的桅杆。中間的三根很高,兩頭的兩根反而很矮。而看那桅杆的掛鉤,竟然是要掛的斜帆,隻是眼下船上的帆都已經收起保存,也不知是如何懸掛、如何借風力的。
“大人!這些桅杆啊,主桅高,前後桅低,不僅可以掛直帆、斜帆,各桅杆間,也可以掛大大小小的橫帆…簡單來說啊,這風總是變來變去,帆也要變來變去去,隻有把各種帆都掛上,才能借助各向的風呀!…至於具體的帆形,方的、箕的、三角的,帆匠樸順帆才是行家裡手,大人可以問他…”
“主神啊!船尾的舵,好像比王國的好…很多!…”
祖瓦羅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順著一排的桅杆,走向海船的船尾。在船尾處,有一個看上去就很複雜的舵,明顯比王國長船的簡易舵更大、更複雜。而在舵的下方,通過數米長的木杆,連著一個精巧的木板扇麵,方便調整航向。
“大人!這是板舵!木頭的,板的,直的,舵!…大人看,就這樣轉一下,下麵的木板就也轉一下,好操縱的很!不過得用好木頭,堅固的好木頭!”
看到金船匠是示意,祖瓦羅好奇地轉了轉船尾的板舵。這舵確實很靈活,似乎借用了杠杆,一點也不費力。隨後,他又走到海船的船頭,看了看兩個沉重的喇叭形錨。這兩個錨居然是嵌石的木頭錨,旁邊還有專門存放錨繩的錨井。而船上的錨位也不止一個,前後估計有三個。
“有趣!居然是嵌石的木頭錨!我還以為和王國一樣,是青銅的錨呢!…”
祖瓦羅輕聲嘀咕了一句,好在跟著的船匠金善樹聽不懂,不然一定會痛罵王國的“壕無人性”。
這個時代的李氏朝鮮,用的自然是大明的銅錢,米價也與大明的北方相近。可明朝長期缺銅,糧食產量又高,米價比起和國來十分低廉。
一貫足色的銅錢,在大明的北方或者朝鮮,買上個兩三石米,通常是不成問題的。而一兩百斤的青銅船錨往水裡一扔,那就是十幾貫的銅錢,都能買幾十上百個嵌石的木頭錨了!
“咦!這艘船的主龍骨,怎麼是幾段的,拚起來的?呃?這旁邊的支撐,一節一節的,像是蜈蚣的腿一樣,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