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五曾告訴我,盜墓行當中有一支神秘的派彆,外人稱之為“書院派”,他們平時不乾跑野外尋龍找脈的活兒,反而專門收集各地的族譜、歌謠、民間故事,拿來之後,關起門來與曆史對應研究,往往能精準地發現古墓的存在,一鏟一個準,契合率之高,令人匪夷所思。
不過,這個派彆不是一般人能乾的,裡麵的人基本都是學曆很高的知識分子。
我問:“鐵疙瘩現在在哪兒呢?”
小哩聞言,拿起了旁邊的錐鍬,指著錐鍬的鐵器頭與木把柄交接的地方:“諾!就在這裡。”
有農村生活經驗的都知道,農具鐵鍬、鋤頭、長錐,用了一段時間之後,鐵具與木把柄常常會脫落,這個時候常用一塊尖頭鐵疙瘩卡在裡麵,錘緊,工具就不會分離。
小哩說的鐵疙瘩就起了這麼一個作用。
我和夏禧瞄了幾眼,對視了一下,從互相的眼神中看出了詫異。
因為這是一塊“殳頭”。
殳是一種兵器,古時候又叫做“杵”,發明於商,常見於漢,通常以竹木為長柄,以有棱無刃的青銅或者鐵製鈍頭為首,屬於一種鈍兵器。
有人可能不理解,既然是兵器,它為什麼不鋒利呢?
因為殳最先發明之時,不是給士兵用的,而是給將領用的。
將領站在戰車之上,口中爆喝一聲,戰鼓擂起,將手中的殳往前一指,士兵開始衝鋒陷陣,它屬於一種指揮棒。
戰役、奴役、退役……
這些“役”字,就是指人拿著殳在指揮著彆人乾仗或者做事。
從殳頭表麵殘存的重疊纏繞、上下穿插、四麵延展的雲紋來看,屬於漢代東西無疑。
因為商以前的紋路喜歡中心對稱,而漢紋卻追求大氣簡潔多變。
我心中痛惜不已。
一枚好好的殳頭,竟然被小哩磨尖打平用來做了錐鍬塞,基本上是廢了!
郎仔對小哩說:“你可彆吹牛了,那玩意兒就是一破鐵疙瘩!”
我們沒再吭聲,跟著他們繼續往山上走,但兩人心中都有了懷疑,這河裡竟然能撿出漢代的殳頭,卞五等人很大的概率就是進了那座楚王墓。
到了山頂。
郎仔和好哩開始在山頂打銅環,還有一個小小的鐵輪滑葫蘆,再穿上粗繩子,將繩子從崖頂放下。
等弄好這些,已經是晚上七點半了。
我們從崖頂往下看。
見到不少村民都聚集在了河邊,拿著火把,火光熊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