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尤嗬嗬一笑,不無調侃道:“老三和老四不管能力如何,對陛下可是忠心不二,關鍵是咱們的太子殿下,成天患得患失,生怕老四搶他的嫡位,最後卻便宜了姬雲那小子。”
龍中堂這才恍然醒悟,心想:難怪神農族漸漸勢微,原來是禍起蕭牆,內耗嚴重,所以阪泉之戰才會敗北,卻不知阪泉之戰因何而起呢?
他正自思忖,卻聽敖正沉吟道:“雖然他們稍有罅隙,說不定也會齊心對外。”
“怎麼會呢?”薑尤笑道:“他們若有這個心思,當初太子把繼兒送來時,何不表明態度?再說了,即便太子矜持不語,可太子走後,老四總該多少透露一些吧?”
“四弟生性謹慎,又被元始緊緊纏住,縱然有心相告,隻怕也沒合適的機會。”敖正謹慎分析道:“何況,縱然太子有心,也不一定讓三弟和四弟他們知道。”
“哼!他眼高手低,智小謀大。”薑尤不屑道:“若沒有老三和老四的幫助,憑他一己之力,若貿然招惹姬雲,說不定正好給姬雲一個吞並神農的借口呢。”
聽著薑尤和敖正抽絲剝繭般的談話,龍中堂對眼前的局勢漸漸明朗,暗暗心想:原來,此時此刻,天下也已成為三足鼎立之勢——任意兩家聯手,便能對第三家造成致命一擊。
而且,照眼下局麵來看,有熊族連戰連敗,幾無立足之地,而神農族一直置身事外,人們安居樂業,軍隊養精蓄銳。倘若兩相征戰,那麼,不管是兵力上還是糧餉上,神農族似乎遠勝於有熊族。
況且,隻要神農族不主動參戰,大王似乎並沒有侵犯神農的念頭,其最終目的不過是打敗有熊,讓姬雲把天子之位奉還與農皇陛下,可最後為何卻造成了炎黃聯手的局麵呢?
退一步講,即便有熊族命懸一線時,姬雲無奈求救於神農,那麼炎黃聯手大勝後,也應該以神農族為首,有熊族為輔。那重掌天下的便應該是農皇陛下或太子榆罔才對,為何最後又成為有熊族統領天下了呢?
難道在涿鹿之戰前,神農和九黎之間提前爆發了戰爭?還是其中另有變化?可這許多無憑無據的猜測,又如何能告知眾人呢?就算告知眾人,又豈能服眾?
思緒萬千中,龍中堂正自心亂如麻,忽然想起鷸蚌相爭的故事,不由急中生智,趁著薑尤話聲剛落,及時附和道:“大王所言甚有道理。不過,聞聽大王所分析的眼前局麵,倒讓我想起幾天前所遇見的一件稀罕事。”
“哦?”薑尤一看龍中堂冷不丁地轉了話題,雖然有些莫名其妙,卻也有幾分好奇,輕笑道:“說來聽聽。”
“那天,我走到一條河邊,遠遠看到一隻碩大的河蚌在沙灘上嗮太陽……”
“繼兒。”敖正不滿地打斷龍中堂,責怪道:“大王麵前,不要胡說八道。”
“哎——”薑尤聽得饒有興趣,淡淡笑道:“大哥,讓繼兒把話說完嘛。”
龍中堂滿麵肅然,繼續說道:“我正想上前抓住河蚌,不想,一隻彩鷸從空而降,長長的嘴巴一下便啄住河蚌裸露的鮮肉,而河蚌也迅速收攏貝殼,把彩鷸細長的嘴巴緊緊夾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