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大王。”眼見薑尤彈指間便製定應急之策並雷厲風行安排妥當,龍中堂不由對薑尤刮目相看,對薑尤的聰明才智佩服的五體投地,聞聽相問,急忙如實回道:“大王此舉著實讓微臣欽佩之極。隻是——如此倉促製作的弓臂,暫解燃眉之急尚可,隻怕難以長久。”
“嗨!你這孩子。”薑尤稍顯調皮地莞爾一笑,半真半假道:“一戰過後便是歌舞升平。難道,還想讓用上十年八年的嗎?”
“是啊敖繼,弓箭之事就依大王妙計。”薑尤話音剛落,伶倫接口道:“既要組建打探消息的隊伍,還要組建弓箭隊,既要訓練弓箭手,還要幫著督察製作工匠,你可要打起精神啊。”
“是,樂正。”龍中堂肅然應聲,鄭重道:“我一定加緊訓練,爭取一個月後便能趕赴前線。”
“一個月?”薑尤微微皺眉,不容置疑道:“半月後,我便祭旗出征,你這打探隊和弓箭隊,如何打算?”
龍中堂頓時愕然,心想:我現在連一個兵丁還沒有見到,短短幾天時間,如何訓練?還談什麼打算?尤其是弓箭隊,十來天時間,弓箭都做不出幾套,如何訓練弓箭手?
他正自為難,卻聽敖正沉吟道:“大王,繼兒並無實戰經驗,倉促之下,可能想不周全,我有個建議,請大王參考。”
薑尤頓時喜形於色,急忙催促道:“嗨呀,那還參考什麼?快說啊。”
“是,大王。”敖正看向龍中堂,道:“繼兒,籌備戰事和疆場廝殺一樣,也要有隨機應變的本能。”
“是,父親。”
“今明兩日,先從營中挑選兩百士兵。一百名負責打探消息,嗯——這些勇士就像尖刀一樣刺入敵人內部,不如叫做刺探兵吧?”
說著,敖正轉而看向薑尤:“大王,這個名字可否?”
“好啊!”薑尤喜不自禁道:“順其自然,這支隊伍也就叫做刺探隊吧。”
“是。”敖正應聲道:“那一百名弓箭手……”
“一百名?太少了吧?”薑尤急不可耐道:“至少也要五千以上才好。”
“大王言之有理。”敖正微微一笑,卻又婉言解釋道:“這一百名弓箭手,讓繼兒親自培訓**天,並非急於讓他們練出何等射術,而是讓他們記住射箭的要領和技巧。等繼兒帶著刺探隊隨大王出征後,他們便作為教頭,每人再訓練十人二十人,甚或五十上百人。”
如此一來,薑尤和龍中堂等人頓時恍然醒悟,更加專心致誌地聽敖正繼續說道:“等第一批弓箭完工後……噢對了,庖正,十五天時間,能造出多少弓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