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疑之中,龍中堂隻好帶著敖喜與敖悅繼續逆流而上十餘裡左右,來到一個三河交彙處。
隻見兩條數丈寬的支流,一條來自雒水東北,一條來自雒水西北,好像兩肋插刀似的,在這個三岔口處同時撲進雒水,使得雒水驟然水量倍增,水勢湍急,猶如萬馬奔騰似的向下遊呼嘯而去。
望著三股叉似的三道河流,龍中堂若有所悟,於是三人兵分三路,每人順著一條河道繼續逆流而上。
約莫一個時辰過後,他們三人先後回到原地,不用開口詢問,但看對方眉開眼笑的神色,便知道各處情形大致相同——在三岔口向上五六裡處,果然發現有熊人掘土伐木攔河築壩的痕跡,甚至,河岸兩邊還有許多沒有用上的圓木和裝好的沙土袋子。
也就是說,有熊人在三河交界處下遊十裡左右先修建了一道大壩,把這十餘裡河道修成一座巨大的蓄水池。
等到這座蓄水池即將不堪重負之時,又在三岔口上遊五裡左右處分彆築壩攔水,在九黎人過河時又同時決堤放水,使三股洪水同時湧進原本便已蓄滿水的雒水主乾道,把三岔口下遊的簡易大壩一舉衝垮,使得河道內再無修築大壩時的任何痕跡。
可是,縱然河道內沒有修建大壩的痕跡,為何大壩周圍數裡並無掘土伐木的痕跡呢?那些修築大壩所需的材料從何而來呢?
儘管依舊有所懷疑,可眼看天將正午,龍中堂不敢再做停留,急忙帶著敖喜和敖悅匆匆趕回中軍大營的帥帳內,把具體情況向正在商議軍情的薑尤與眾位將軍一五一十地敘說一遍。
但是,說到最後,不僅龍中堂依然對雒水主河道那處絲毫沒有發現修築痕跡的攔河大壩感到迷惑不解,薑尤與眾位將軍也均感到不可思議,難以置信。
尤其計蒙與尼俊等諸位將軍,納罕不已中,互相交頭接耳,議論紛紛,竊竊私語起來。
薑尤手撚頜下短髯,滿麵陰鬱地沉默片刻,忽然長長吐一口氣,右手輕輕砸在俎案上,沉聲道:“可惡!”
眾人悚然一驚,帳內的嘁嘁嘈漕聲戛然而止,一道道目光不約而同地看向薑尤。
薑尤迎著一道道驚疑的目光,靜靜掃視眾人一遍,最後把目光落在敖正身上,沉聲道:“如此看來,繼兒在水中所見的碩大腦袋,還有那巨蟒狀的身體,十有**是應龍那妖孽。”
“應龍?”
聞聽此言,不僅敖正與計蒙等人悚然一驚,幾乎同時輕呼出聲,龍中堂更是嚇了一跳,頓時想起《山海經》中對應龍不止一處的記載。
《大荒東經》記載:大荒東北隅中,有山名曰凶犁土丘。應龍處南極,殺蚩尤與誇父,不得複上,故下數旱,旱而為應龍之狀,乃得大雨。
《大荒北經》記載:應龍既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方處之,故南方多雨。
甚至,另有《竹書紀年》記載:應龍攻蚩尤,戰虎豹熊羆四獸之力,以女魃止淫雨,天下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