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淩雲誌急切懇求道:“夜長夢多啊。”
“總不能大半夜的前去打擾吧?”
“若他們連夜搬走,如何交差?”淩雲誌苦臉道:“弟子心思,您還不明白嗎?”
“你這孩子。”
玄絲子嗔怪一聲,不由雙眉微皺,暗自沉思:世子爺根基已穩,這孩子怎麼還在覬覦嫡位呢?
他和淩雲誌對大荒王朝的爵位繼承製度俱都心知肚明——“無嫡立長,無長立賢”。
也就是說,不管是繼承九五之尊,還是繼承王公列候,第一繼承人必定是嫡子——甚至,即便嫡子不幸早逝,而嫡子已有嫡孫,那麼該爵位十有**會隔代傳給嫡孫,也不會傳給其餘庶子。
如果沒有嫡子,也沒有嫡孫,或者沒有嫡子而嫡孫還不太成器,那就啟用“無嫡立長”的秩序,在庶子中選擇年齡最大的兒子繼承爵位。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庶子們的年齡懸殊太大,“立長之舉”一般不會引起太多爭議。
可是,如果庶子們的年齡相差無幾,而長子的言行舉止又頗為不端,亦或長子的其餘弟弟中更有特彆賢惠的,就有可能“廢長立賢”。
但是,凡事皆有例外。曆史上也有一些君王,因為過於喜愛某個兒子,不顧上述規則而一意孤行地選擇繼承人的。
如赫赫有名的漢武帝劉徹,便因喜愛少子劉弗陵而將其立為太子,劉弗陵順利登基後,便是後來的漢昭帝。
所以淩雲誌也曾用劉弗陵的事例來說服玄絲子幫他奪取嫡位,可玄絲子旁觀者清,覺得淩雲誌的想法不過是一廂情願而已。
玄絲子伴隨淩一統數年,不僅了解淩一統的想法,對淩雲誌弟兄二人也知之甚深。
兄長淩宏誌不僅占據了嫡長子的先天優勢,而且儀表堂堂,聰慧睿智,不僅文才武略勝過淩雲誌,還天生一副仁慈寬厚的胸懷,朝野上下,無不交口稱讚。
與此相對,淩雲誌不僅是庶出次子,個人才乾和處事口碑也遠遠不如。而且,他的母親金花夫人也出身卑微——既不是大家閨秀,也不是小家碧玉,而是淩一統瞞著母親董太妃從青樓買回的歌姬——金花夫人自幼被賣至青樓,無人知其真實姓名,被鴇母取名賽金花。
淩一統娶回家後,瞞天過海,去掉一個“賽”字,對董太妃說姓金名花,被大家稱之為金花夫人。
然而,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
儘管淩一統百般遮掩金花夫人的身世,最後還是被董太妃調查清楚,徑直把金花夫人拒之門外——直到淩雲誌出生後,才母以子貴,勉強得以進門。
但是,也該著金花夫人倒黴。她們母子進門不到一年,原配王妃王平君突然暴病身亡。
合府悲痛中,董太妃勃然大怒,先是懷疑金花夫人暗中使壞,派人嚴加調查。儘管左查右查並未找出毛病,老太妃依然責怪金花夫人是喪門星,要把金花夫人再次掃地出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