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路北路軍參將王之富、王武緯率軍三千人沿著海岸線、向海廟、土山方向進軍夾擊敵人。
叛軍一時大囧,李九成一麵命令手下大將蘇有功敵住灰埠方向,總兵毛承祿堅守平度城,總兵周誌元率兵堅守海廟和土山一線。
同時收縮戰線,命令孔有德退回招遠、黃縣一帶,強拉壯丁入伍,天天訓練,以備反攻大業。
隻是大勢之下,奮爭也隻是徒勞。
主要還是士氣問題,天塌下來一般有個大的給頂住,陳有時之前在叛軍裡就是扮演個子大的那個,不僅驍勇善戰,還擅長練兵,叛軍的各級大小軍官也多出其門下,如今陣亡後,叛軍心裡生出害怕之意。
叛軍總兵蘇有功和周誌元倒也奮力,官軍被堵住了兩天,都無法攻破戰線。
出問題的是平度毛承祿所部,毛承祿是毛帥家丁出身,打仗勇猛無比,但是欠缺的恰恰是禦下能力和耐心。麵對著洶湧而至的官軍,毛承祿沒能做到恩威並施,而是一味的壓製不同意見,最終守衛平度南城的叛軍參將李躍龍與官軍義勇總兵官劉澤清聯絡,趁夜打開了城門,放官軍入城。
官軍趁機洶湧而進,毛承祿見封堵不了,就率領手下家丁兩百人打開北門,直接逃向登州。
平度守軍見主將已逃,紛紛向官軍投降,劉澤清發揮了他出色的口才能力和活動能力,順利的收編了平度叛軍,組建平度營,並命令李躍龍繼續為參將統領之,後期才向朝廷補了材料。
陳洪範留下副將王洪領兵一千守衛平度,率領五千人馬加上兩千新編軍,從平度率先殺向了萊州城下,同時派兵側擊蘇有功後部。
正在萊州以西灰埠奮戰的蘇有功,發現了自己腹背受敵,頓時大驚,連忙開始安排撤退工作,沒有了繼續堅守的信心。加上後方傳來隆隆的炮聲,軍心頓時大亂。
眼見著叛軍動搖,關寧軍年輕新秀們張韜、周元慶、佟翼聖和吳三桂頓時四將齊出,趁機帶領騎兵向前猛攻。
蘇有功不愧為東江鎮有名大將,大怒,不退反而帶領家丁迎著官軍殺去。
叛軍們看見主將如此英勇,竟然紛紛跟進,官軍四將竟然一時陷入了浪戰之中。
很快官軍開始變陣,鄧玘、楊國柱從右,祖大樂、陳可立從左包抄而來,加上方登雲從後方襲來,叛軍再也支持不住,要麼奪路逃走,要麼跪下請降。
蘇有功殺的渾身是血,看到這種情況,知道回天乏術了,眼看著身邊的親兵們一個個倒下,他自己也累的幾乎脫力。於是把刀橫向頸部一拉,自刎而死。
官軍損失很大,已經是個個怒急,縱馬將蘇有功的屍體踏為肉泥。
蘇有功曾經也是攻占後金鎮江堡的功臣,加上經常奉令帶隊上岸遊擊,大小數十戰,身披數創,如今因為內戰死在灰埠,死的毫無意義。
蘇有功再一死,叛軍徹底崩潰,叛軍總兵周誌元隨即退到萊州城內,當日晚又悄悄打開城門退到了招遠,後又退到了黃縣。
崇禎五年八月二十一日,萊州解圍。
八月二十三日,明軍靳國臣所部收複招遠縣城,官軍與叛軍對峙於黃縣以南,明軍在招遠休整後,向招遠以北80裡的黃縣繼續進攻。招遠到黃縣間山嶺、密林、湖泊、河流密布,給行軍帶來極大困難。
二十八日午後,明軍兵分兩路自招遠北進,左路是金國奇率領的主力近兩萬人,由高起潛監軍,朱大典率山東行營跟進,他們沿著招遠北上的官道走長山——奶兒奮——廟前這條路,先向東北行軍,到達馬山(在今郭家店鎮境內)後向北直取黃縣。
右路是由總兵官陳洪範、劉澤清率領八千人,由新近投誠的李躍龍所部帶路,從招遠直接北上穿越招遠北部山區,向前摸索前進。
叛軍方麵,由於蘇有功等人的奮戰幫助延緩了官軍的進攻進度,此時經過近半個月的休整,孔有德糾集了上萬騎兵和十萬步兵由登州、黃縣南下邀擊官軍。
這一刻,除了據守登州的耿仲明,以及正在後方由李九成親自訓練的新兵和水兵以外,孔有德幾乎囊括了叛軍的全部力量,準備與官軍決一死戰。
叛軍具體戰鬥編製簡要概述如下:
護軍統領:參將孫龍所部一千人,副統領遊擊將軍張文煥所部一千人;
騎兵部隊一萬人,含有:總兵線國安所部、總兵芮成功所部、總兵李養性所部、總兵李蝦頭所部、總兵李應元所部、參將馬雄所部、參將徐得功所部;
炮兵部隊:參將連得成部、遊擊將軍陳紹宗部、遊擊將軍曹得先部
步兵主力十萬人分為:總兵毛承祿部、總兵高友成部、總兵王秉忠部、總兵周誌元部、副總兵陳光福部、參將鄭元勳部、參將蔡斌部、參將王經世部、參將梁應龍部、參將高誌祥部、遊擊將軍全節部、遊擊將軍杜承功部、遊擊將軍曹德純部、和新進投靠的都司李宏義部等。
叛軍人馬一眼望不到邊,一時間士氣竟然大盛。
崇禎朝昌邑誓師以來最大規模的戰鬥即將爆發。(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