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仁義之將
張鹿安經過多次討價還價,終於與清軍達成了協議,用了塔拜父子三具屍體,換取了包括劉體謙、容令彬在內的402名俘虜。
除了在賈莊前線已經找到屍首的蒙赤兒、蒙爾也、容令敏、容令山、孟大強和孟大力等將、在滏陽河邊找到的孟大友和張文等將屍首外,剩餘的主要軍官當中,還有孟大河和莫子日則是下落不明,清軍的答複是兩人已經死了。
儘管張鹿安經過多次爭取,但是清軍始終堅持孟大河和莫子日兩人已死,否則沒有必要為了兩個人,而故意導致換俘失敗。
張鹿安最後也隻能放棄。
換俘儀式是在順德城外十裡處進行的,由仇有光負責執行換俘計劃,蔡天文則是留在順德城作人質。
本來以為會有波折,令人意外的是,換俘行動卻是出奇的順利,多爾袞竟然沒有采取任何多餘的行動,在拿到塔拜父子三人的屍首後,立刻拔營向東而去。
明軍方麵是不明所以,而多爾袞自己本身,卻是心知肚明。
因為他接到了一個從濟南發過來的軍報,一個令他震驚的消息,那就是另一位宗室成員愛新覺羅馬瞻在隔馬山下因為攻山被殺。馬瞻的親哥哥嶽讬大怒不已,撤離了部分濟南城下攻城的人馬,全力進攻隔馬山,但是攻打了五日不克,嶽讬反而在山中感染風寒病倒。
這與多爾袞的計劃相悖,多爾袞於是在處理好順德城的換俘計劃後,也沒有選擇節外生枝,甚至都沒有過問留在城內的蔡天文的死活,而是直接率領全軍奔向德州、濟南兩地。
這是後話,暫且休提。
卻說張鹿安不計較自身的軍功,用三具清將的屍體換來了數百名部屬後,順德知府於潁一開始是比較滿意的,因為他親眼看到清軍竟然真的退軍了,但是轉念一想,就覺得張鹿安沒有經過朝廷,擅自同外邦進行交易,非常不合適,甚至於算是犯了欺君之罪,因此心中腹誹不已。
隻是順德城的老百姓卻不這麼想,被換回來的402人當中,至少有三百人都是順德、廣平和大名的三府壯丁,也即原來的天雄軍士兵,無論是將士本人還是將士的家屬都對張鹿安是感激不已,都誇張鹿安為仁義之將,僅次於他們敬愛的盧廉使。
張鹿安走在順德府城,發現到處都是紀念盧象升的活動,老百姓扶老攜幼,幾乎到處都是痛哭失聲的群眾,百姓當中甚至有年老哭死者。
可見盧象升在畿南老百姓的心中的分量。
身處於悲傷的環境中,張鹿安的心情同樣非常沉重,他也是戴孝之身,前路該具體如何操作,還是一頭霧水,難道真的能夠反了嗎?不能,手下的那幫人,大部分人都還對大明朝廷有著強烈的希望,張鹿安幾乎敢肯定,一旦自己宣布造反,除了少量的將士外,剩下的將士幾乎能把張鹿安給撕碎。哪怕這些人的軍餉都是出自於張鹿安的籌措。
此時的大明還沒有完全失去人心。
張鹿安隻能繼續慢慢的熬下去,儘可能多贏得更多的人心。
所以張鹿安一有空,就會往傷兵營裡跑,一來傷兵一旦痊愈,就是絕對的老兵,戰鬥力會呈現幾何式上漲;二來慰問傷兵最能贏得人心,吊死問傷是最好的慰問方式。
張鹿安在傷兵營再次看望了祿青山,對於這位年長的將軍,張鹿安以父輩相待,給予了足夠的尊重。
祿青山好轉以後,便把他在巨鹿賈莊的經曆給張鹿安敘述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