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大明的回光返照
可以說張鹿安的估計是非常準確的,作為客軍的安慶右營,被河南巡撫李仙風給安置在一個次要的輔助性位置上,那麼李仙風一定在其他方麵會有更加強大的武裝配置。
原來剛從山西調任河南的李仙風,此時此刻因為連續打了多場小規模的勝利,贏得了皇帝陛下的暫時性信任,為了讓李仙風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在河南有一番作為,朝廷下令楊嗣昌加大對李仙風的兵力援助。
可是楊嗣昌正帶兵在川南艱難地尾追著張獻忠所部,哪裡還有多餘的心思來處理河南的問題?
楊嗣昌本來就對擠壓了自己人常道立位置的李仙風非常不感冒,此刻就更加不願意理睬他了。
楊嗣昌便以兵力稀缺為由拒絕了兵部的命令。
令人奇怪的事情發生了,朝廷乾脆繞過了六省督師,直接調遣京營總兵官黃得功所部,會同潁州副將劉良佐和鳳陽副總兵牟文綬,進入南陽安定河南的南麵;
兵部調遣原本在北直隸、陝西甚至於遼西的秦軍曹變蛟部、賀人龍部、賀虎臣部、牛成虎、鄭嘉棟部、左光先部、馬科部、武大定部、郭汝磐部、白廣恩部以及河南本地的副將陳永福部、剛投降不久的本地土豪李際遇和劉洪起兩部,總兵力超過了九萬人,這是大明兵部的又一次大手筆,希望能夠畢其功於一役。
八大王張獻忠跑了、曹操羅汝才消停了,甚至開始派人再次接洽官軍,準備再次投誠。
而河南這邊最活躍的就是闖王李自成了,即使老資格的改世王許可變和橫天王王子順,也開始隨同李自成所部作戰,大有橫掃河南之勢,三部合流後,整個豫西地區幾乎全為義軍所有。
當然這一切的鍋都怪在了前任巡撫常道立的頭上,李仙風到任後,積極向朝廷申請大兵,這些來了這麼多的優秀營頭,李仙風更是摩拳擦掌,想要大乾一番。
李仙風將秦軍的武大定、郭汝磐、賀人龍三部,部署在陝西省西安府的商南、洛南和潼關三地,封鎖義軍的西竄之路,並讓鄭嘉棟駐軍商州,往來調撥接應;
牟文綬守鄖陽,黃得功、劉良佐守南陽;
馬科守汝州,左光先守陝州,白廣恩守澠池,陳永福守新安,李際遇在登封,劉洪起在白沙;
曹變蛟、牛成虎和賀虎臣三位總兵官,則是在宜陽和洛陽一帶作預備隊。
由於明軍的保密作的很好,身處山中的李自成也沒有及時發現官軍的變化,仍然帶著義軍十萬人,對外號稱四十萬,直接率領主力攻下永寧城,一麵讓自己的關係良好的許可變與王自順在南路的嵩縣堅守,一麵派麾下大將劉芳亮率精兵一萬進占雁嶺關,掩護闖軍的北部,闖軍的老營仍然是在盧氏一帶。
正當李自成和他的部將們信誓旦旦地從永寧發動進攻後,在宜陽城外,卻遭到了秦軍牛成虎所部精銳的迎頭痛擊。
李自成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反而從後路調來侄兒李過的生力軍,加入到圍攻宜陽的戰鬥中,經過異常激烈的三日戰鬥後,牛成虎按照原定計劃撤離宜陽,往洛陽城撤退,義軍在付出了巨大傷亡的情況下,占據了宜陽城。
這在義軍看來,是官軍不行了,有便宜不占是傻瓜,李自成不苟言笑,雖然心裡的第六感也覺得情況有些不妥,但是他也沒有想到明軍突然之間會將如此多的精兵良將們過來,而且能調遣的這麼整齊。
對於河南本土的武裝,李自成是不屑一顧的,秦軍係統的牛成虎,他是認識的,對於牛成虎激戰三日後才撤退,他認為還是可以理解的。
在這種思維的引導下,闖軍的主力繼續向洛陽進發,卻不料走到甘水一帶時,遭遇到曹變蛟、賀虎臣和牛成虎的三麵夾擊,次日,澠池的白廣恩和駐紮新安的陳永福也率兵,突然爬山越嶺,先是擊敗義軍的防山部隊,再攻擊義軍身後的宜陽和福昌等地。
由於明軍準備的異常充分,宜陽和福昌先後被陳永福和白廣恩攻下,李自成率領的闖軍頓時進退失據。
關鍵時刻,曹變蛟再次發揮了他的中流砥柱的作用,他親自率領所部四千精銳騎兵,衝進闖軍的中心進行大砍大殺,闖軍頓時氣沮不敵,全軍大敗。
殘餘的闖軍在李自成的率領下,在洛陽附近的山中不斷地奔波了兩個月之久,在損失了大量有生力量之後,趁著官軍不備,從洛陽南麵的龍門關和劉洪起駐紮的白沙一帶突圍而出,甚至都沒有來得及顧及闖軍在盧氏的老營裡麵的老弱病殘。
李自成帶領部下衝破白沙,在汝州遭到了馬科所部的襲擊,接著在南召又是受到了黃得功和劉良佐的埋伏,手下部屬是損失慘重。
李自成卻憑借著自己堅強的意誌力和強大的韌勁,再次逃脫生天,突破黃、劉的埋伏後,向西緊急逃入淅川北麵的山中。
不光李自成失敗,曹操羅汝才也不好過,被牟文綬堵在鄖陽,進退失據,再次動了想要投降官軍的衝動,鄖陽巡撫袁繼鹹正在研究如何將羅汝才所部全部打散收編,雙方暫時進入了談判階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後麵精彩內容!
而張獻忠那邊也不好做,被一連串的勝利刺激地驕傲的他,被官軍陝西三邊總督鄭崇儉抓住了機會。
按照軍事能力來說,鄭崇儉在崇禎朝可以說是僅次於孫傳庭的人物,隻是生不逢時,這是後話。
鄭崇儉就任三邊總督後,在任上取得了一連串的勝利,因此在軍中有著比較高的威望。連楊嗣昌都指揮不動的左良玉,在鄭崇儉的麾下乖的像隻小貓咪。
鄭崇儉督率官軍大將左良玉、張令等在四川萬源瑪瑙山設下埋伏,等到西軍經過後,官軍立刻四麵圍住,西軍頓時大敗,元氣大傷。
經曆了瑪瑙山大戰後,張獻忠的兵馬損失了三分之二,連張獻忠的六個夫人和副軍師潘獨鼇都被官軍給抓了起來,然後被押往了襄陽城關了起來。
而大彆山一帶的各支義軍,也被安慶右營和其他安慶的營頭們打擊的不敢亂出大山。
曾經喧囂於一時的義軍活動,看起來喧囂於一時,但經過幾個月的時間,就被打擊的再次陷入了低穀當中。
崇禎皇帝朱由檢把這一切都歸功於楊嗣昌指揮得力,這是楊嗣昌的剿匪戰略,再一次發生了巨大的作用,朝廷因此不斷地給予其賞賜。
崇禎皇帝感覺自己又能了。
可是實際上,這次官軍的輝煌表現,隻能說是大明朝廷的一次回光返照。
因為此時的大明不光有內亂,還有外患啊。
大明官方的一係列勝利的消息,再次經過某些所謂的“山右商人”,傳遞到皇太極的耳中,皇太極是何等的人傑?他是不會給予大明朝廷恢複生機的機會的。
崇禎十三年、崇德五年三月
皇太極不顧清國將士的疲憊,下令多爾袞和濟爾哈朗組織人力在靠近錦州的義州築城,並在附近屯田,做好了長期圍困錦州的方針,並且快速付諸實施。
消息傳到大明京師後,崇禎皇帝詢問大明掛兵部尚書銜、兼左副都禦史、總督薊遼軍務的洪承疇對策,洪承疇看出來皇太極的打算“奴屯錦、義之間,將為持久之計”,便將吳三桂、劉肇基等部官兵一萬精銳分駐於鬆山、杏山之間,保障錦州往關內的退路安全。
洪承疇有感於遼西將士在關鍵時刻的不堪驅使,奏請朝廷抽調秦軍進入遼西作戰,正好中原大戰,陷入了暫時的消停當中,於是大明兵部抽調了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山海關總兵馬科、密雲總兵唐通、東協總兵曹變蛟(崇禎十二年由臨洮總兵改任,原薊遼東協屬於副總兵統領,因為曹變蛟,直接新增了一個東協總兵)、援剿總兵白廣恩等部馳援遼西。
其中馬科、曹變蛟和白廣恩都是從打擊義軍的第一線調離的,同期離開的還有從各部明軍中抽調的兩萬精銳明軍,使得中原大地的各支義軍勢力們頓時感到壓力大降。
(本章完)
喜歡明末之白衣天子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明末之白衣天子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