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嘞四位小兄弟,那咱們就前往李家村了哈!”
光頭大哥熱情的答應了一聲,隨後便帶著我們前往了他所居住的李家村。
車子一路疾馳,大約在下午兩點多的時候,我們便到達了李家村的村口,經過一路上攀談得知,開車的這位光頭大哥姓鄭,以前並不是這李家村的人。
在七八年前,他也是來這神農架林區旅遊,然後才結識了他現在的妻子,之後兩人便一起在這李家村定居。
此時鄭大哥對我們說:“我們家就在村子把頭的第一家,你們一看就能看到了!”
於是我們四人便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過去,果然在村頭發現了一座三間瓦房。
隻見房子周圍環繞著一圈磚牆,院子裡還種著一些蔬菜和花草。整個房屋看起來雖然有些陳舊,但是卻透露出一種樸實無華的氣息。
看到這三間瓦房和那充滿了人間煙火氣的村莊,我這心中便不由得湧起一股親切之感。
這裡的一切都是那麼熟悉,仿佛讓我回到了童年的時光,望著眼前的景象,我不禁想起了遠在東北向陽村的爺爺和奶奶。
好長時間都沒有給他們二老打電話了,之前剛下茅山的時候,我就看到了奶奶的未接來電,但當時由於著急前往神農架,實在是無暇顧及其他,所以就沒能及時回撥過去。
看來一會有時間要給奶奶回一個電話了。
我們一行人很快就來到了鄭大哥的家門口,下了車以後鄭大哥便朝著院子裡吆喝了一聲。
“媳婦!來客人了!弄點好酒好菜!”
但見鄭大哥的話音剛落,便從屋子裡走出來了一位中年婦女,這中年婦女長相很普通,穿著也非常樸素,但是卻給人一種非常和氣的感覺。
此時這婦人的懷裡正抱著一個大約兩三歲的小男孩,這會正瞪著水汪汪的大眼睛看著我們,時不時還會衝我們笑上一笑。
“老鄭啊!這四位是誰啊?”
那婦人有些疑惑的問道。
鄭大哥則是打了個馬虎眼道:“哈哈哈,這四位小兄弟是我在神農架遇到的朋友,他們的家都在外地,所以想找個地方過夜,我看他們挺合得來的,所以就把他們帶回來了”
說罷,鄭大哥便走到了那婦人的身邊低聲說了幾句,不多時那婦人便笑著朝我們點了點頭,隨後則是熱情的招呼著我們進屋。
估計這鄭大哥是和他媳婦說了我們給了一千塊錢的事…
進屋後鄭大哥的媳婦便忙著去做飯了,而我們四個則是全都坐在了炕上,經過這麼長時間都折騰,我們四人的肚子早就已經餓的咕咕叫了。
之前在逃命的時候完全不覺得,可如今放鬆下來,還真是有些餓得受不了,鄭大哥給我們一人倒了一杯水,隨後便開始和我們閒聊了起來。
聊了沒一會兒,飯菜就被端上桌了。雖然都是些家常菜,但味道卻十分可口。
“大家彆客氣,快吃吧!”鄭大嫂熱情地說道。
我們紛紛動筷,吃得那是津津有味,席間,鄭大嫂還問起了我們來神農架的目的。
我隻是隨口回答我們是來這探險的,鄭大哥知道我們四個不簡單,於是便沒有讓鄭大嫂再問下去。
這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之後,我們四個人便都吃得有些撐了。尤其是道信和尚這個家夥,他無論是米飯還是酒水,都沒有少吃或者少喝。
看他那樣子,仿佛是要把這兩天少吃的飯一次性全給補回來似的。
隻見他一邊大口喝酒,一邊大口吃菜,嘴裡還不停地念叨著:“好吃,好吃!”
那模樣,真的是讓人忍不住笑出聲來。
而鄭大哥和鄭大嫂對此則是有些茫然,最終鄭大哥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嘴道:“哎!小師傅,我看你這行頭好像是出家之人呢,你是怎麼還喝酒吃肉啊?”
道信和尚則是一邊吃一邊說道:“哈哈!鄭大哥,小僧平生修的是這顆佛心,這正所謂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小僧認為出家之人的戒律戒規不應成為束縛小僧的東西,喝酒吃肉一樣可以對佛祖保持敬畏之心,真正的慈悲,真正懂得修行的人,真正開悟了的佛法修行者,是絕對不會在意形式上是吃肉還是吃素的,因為真正的學佛之人,心意清靜如一塵不染的明珠,這才是最重要的,否則的話,濟公和尚吃狗肉怕不是早就被佛祖打到十八層地獄去了,有些注重於外在表現的佛家弟子,滿口的仁義道德和慈悲,整天念叨的是阿彌陀佛,但是其的心裡麵卻充滿了貪嗔癡慢疑以及各種世俗邪見,唯獨不見自性和心中的清靜,又怎麼可能做到如小僧這般的隨緣自在呢?正是小僧對於自己修心不修口這種想法的堅信,所以才不會在吃什麼這種小事上有所拘泥與計較,也不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當,佛祖的慈悲喜舍不是一句空話,也不是去服從一些所謂的戒規戒律,整天去做一些所謂的吃齋念佛,一遇到世俗之間的災禍便隻會去低頭誦經祈禱,這沒有任何意義,也拯救不了天下蒼生,更不能成為受人仰仗的高僧,身為佛家弟子不應該隻做一些無用之事,佛自然是要拜的、要敬的!但是不能隻拜佛不做事!身為佛家弟子更應該將心思放在乾實事上,放在那些還在遭受著苦難的老百姓身上,隻有竭儘全力去幫助他們脫離苦海,這才是真正的大慈大悲,這次是真正的普渡眾生,你說呢鄭大哥?”
鄭大哥聽了道信和尚的話,則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但見他看著道信和尚的眼中,已然流露出一絲敬佩之情。
估計他也沒想到一個僅僅隻有二十多歲的小和尚,居然會擁有這般超乎常人的大膽思想!
確實,道信和尚的想法確實是不受傳統束縛,宛如一匹脫韁的野馬,自由馳騁於天地之間。
這種大膽的思考,或許正是道信和尚與眾不同之處。在眾人皆循規蹈矩之時,他卻敢於打破常規,突破固有觀念的限製。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探索著未知的領域,追求著真理的光芒。
可能這也就是為什麼,即便道信和尚給我的第一印象不太好,我也會感覺能和他合得來的原因吧。
或許在旁人和其他佛家弟子的眼中,這道信和尚就是個異類,但正是這種與眾不同,使得道信和尚成為了一個值得關注和尊重的存在。
緊接著道信和尚則是有些又道:“你們可曾知道了凡大師?”
“了凡大師是誰啊?”老葉此時一邊喝酒一邊問道。
道信和尚這時則是放下了筷子,一本正經的說道:“了凡大師本名叫袁黃,字慶遠,號學海,是明朝嘉靖年間,浙江嘉興人,他年少時聰穎敏悟,卓有異才,遵從祖訓棄文從醫,但是卻心有不甘,一日袁黃在慈雲寺碰到了一位很會算命的孔老先生,這位孔老先生指引袁黃走上仕途,還為他推演了一生的吉凶禍福,包括幾時中舉、考多少名、何時當官、何時卸任,而且這孔老先生還說了袁黃這一輩子都不會有兒子,並且命不長久,甚至幾時離世他都算的清清楚楚,袁黃本不信這些,但是隨著時間的推演,孔老先生的預言也都一一應驗了,於是袁黃便陷入了命運的桎梏之中,精神苦悶,沉淪終日,直到有一天,袁黃在國子監學習時遊曆棲霞山,遇到了一位禪師,名叫雲穀禪師,袁黃和雲穀禪師交談了三天三夜,並把孔老先生給他算命之事全都告訴了雲穀禪師,而雲穀禪師聽聞此言卻是笑著搖了搖頭,雲穀禪師說這命由我做、福自己求、求富貴得富貴、求男女得男女、求長壽得長壽、還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而不通,這時袁黃才醒悟到這命運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隻要自己努力還是有機會逆天改命、衝破世俗的束縛的,所以袁黃便發誓要做三千件善事,以報答天地和祖宗之德,並改號為“了凡”,之後了凡大師便兢兢業業,敬天畏地,與人無爭,第二年他就考中鄉試第一名,第一次打破了孔老先生的推算,了凡大師用了十幾年的時間積德行善,布施窮人,終於完成了自己的三千件善事,並且有了自己的第一個兒子,五十三歲時,了凡大師再次衝破命運的枷鎖,並沒有按照孔老先生的推算離開世間,最終活了七十三歲,所以了凡大師的經曆告戒我們,這世間之事成敗與否皆取決於人之所為,種什麼因就會的什麼果,小僧以為佛家弟子想要保持六根清淨,並非要依靠吃齋念佛這般簡單,而是更需要依仗自己內心深處的那顆佛心。正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一切都源於內心的安定。倘若佛心不穩,即便終生齋戒、終日誦經禮佛,那也無濟於事!”
我們三個聽了道信和尚的話,也都是深陷了沉思之中。
他的所言極是啊!佛家弟子想要保持六根清淨,確實不能僅僅依靠吃齋念佛這種表麵形式,而更應該注重內心的修煉和修養。
所謂“成佛成魔皆由心定”,正是說明了人的內心有著無比強大的力量。一個人的行為和思想往往受到內心的影響,如果內心不安定,那麼無論怎樣的外在修行都是徒勞無功的。
而且道信和尚有一句話我是特彆認可的,那就是要多乾實事,多去幫助那些生活困苦、急需援手之人,切不可隻做表麵形式,儘做些無用之功!
因為這修行不單單有修!還有行!
想到這裡,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經曆…
自從我踏入修行之路以來,我常常會因為那未知的使命而心生煩惱,情緒也會隨之變得低落或者焦慮。
如果我能跟道信和尚一樣保持著隨緣自在的心態,讓內心恢複以往的平靜和安寧,那麼這些負麵情緒也許就會漸漸消散,而且對於以後那場未知的使命,我也會充滿自信和勇氣。
“原來如此,小師父說得極是!修行本就應注重內心而非流於外在形式。這番話猶如醍醐灌頂,令我豁然開朗啊!”
鄭大嫂此時亦不禁對道信和尚肅然起敬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