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以第四次濡須之戰為例,魏嘉平四年十二月,由司馬昭擔任都督,統領征東將軍胡遵、鎮東將軍諸葛誕共七萬大軍攻打東興濡須。諸葛恪從建業率四萬援軍日夜兼程救援濡須口。
胡遵到達濡須後,馬上投入戰鬥,命令部隊架設浮橋渡過湖麵,列陣於東興堤上,分兵攻打濡須東西二城。
但城堡建在陡峭處,易守難攻,魏兵幾次進攻都被擊潰。
這時東吳的先頭部隊三千人馬在丁奉率領下僅兩天就趕到了濡須。此時天降大雪,魏軍眾將正在營內飲酒,毫無戒備。
丁奉命令將士脫去厚重的鎧甲,丟棄長槍大戟,隻帶頭盔、短刀和盾牌,輕裝突襲魏軍前部營壘,魏軍一觸即潰,諸葛恪的後續大部隊也陸續趕到。
吳兵登上東興堤,擂鼓呐喊,奮勇向前,魏軍驚恐潰逃,爭渡浮橋,人多橋斷,落水和自相踐踏而死者達數萬人。
前部將軍韓綜、樂安太守桓嘉陣亡。魏軍燒毀營寨敗退,吳軍繳獲大批軍需物資。
司馬昭因為在他督領下的胡遵軍、諸葛誕軍遭到敗績,坐失侯。
第四次也是最後一次大規模的魏吳濡須之戰,以東吳徹底完勝而收官。
其中,魏軍自身的大意,是戰役失敗的關鍵因素之一。
李元徽自然是不會犯這種錯誤,事實上不光是為了防止魏軍夜襲,而是一開始燕軍各營都做了充足的準備和訓練。
甚至把防備夜襲直接作為訓練的必要重要部分。
夜間如何集結,列陣,各級軍官該如何下令,處置,以及如何設置夜巡隊和明暗哨探。
甚至還以軍令的形式,要求各營主將和所部校尉要輪流當值,檢察本營的夜間巡邏和哨探,各營還要分彆設置口令,以供巡邏隊和哨探之間避免因為黑夜可視程度低而發生誤判事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