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燕軍開始清理戰場。
此戰因為動用都是騎兵,其中常雁衡、王統兩部騎兵各有百餘人的折損,重騎也有數十騎戰損。
這讓李元徽也有些肉疼。
他手下的重騎兵,滿打滿算也就這三百人,幾乎都是來自幽州的邊地武人,一個個身形高大,猿臂善射,騎術精湛,其中還有不少的鮮卑人。
大燕建國之後,大批鮮卑人內遷,尤其以河北、中原、關中、河東最多。因此,這幾個地方也成了大燕中軍的主要兵源地。
除了劉玄機親臨的重騎突騎營之外,包括王統的越騎營,馬得意的驍騎營,其中都是大量的鮮卑人。
而這些鮮卑人對於主將是鮮卑人還是漢人也並沒什麼在意的。
甚至於當今天下,鮮卑人和漢人之間,其實也沒什麼矛盾。先帝慕容英征發的百萬大軍去遼東送死,會管你是鮮卑人還是漢人嘛?
並不會。
以至於各地義軍之中,其實都有鮮卑人加入其中。義軍的口號也從來不是驅逐鮮卑慕容,而是暴君無道,權貴奢靡.
底層過的艱難,跟你是漢人還是鮮卑,沒什麼關聯。
漢人世家照樣高官得坐,駿馬得騎。鮮卑人該窮的一樣為奴為婢。
能不能得到士卒擁戴,也全看主將的本事。
最少,江淮軍中對李元徽都是比較非常滿意的。
首先,李元徽出身很高,年齡雖然不大,但是有足夠的戰功能服眾,也有能駕馭猛士的心智手腕,處事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