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兵家還是其他什麼學派,似乎很認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但僅僅是對於一場戰役而言,有時候天時就能決定勝負。
這年的冬天,來的很早。
以至於十月就開始飄雪了。
氣溫驟降的連烤著炭火的李元徽都開始抱怨天氣寒冷,就更不用說普通士卒。
好在這個時候棉花早已經普及推廣了,製作棉衣禦寒這種事不用後來人操心。
但隻有棉衣是不行的,還得有炭火取暖。
合肥方麵,留守負責後勤運轉的新任長史李百室連夜組織了船隊運送禦寒的衣物,並發動士卒和百姓砍伐木柴。
等於是剛忙活完了秋收,就立即張羅起來。
江東方麵,留守的司空張方平也在做著同樣的工作,往大江對岸運送禦寒衣物和取暖的物資。
但大雪和嚴寒帶來的影響,還是超過了眾人的預期。氣溫驟降讓許多士卒染上了風寒,就算沒染上風寒,但整日在營帳之中瑟瑟發抖,軍隊也談不上什麼戰鬥力了。
主場作戰的西燕軍還好,畢竟後勤補給線比較短,合肥距離濡須水路一天能發好幾趟船。
江東方麵雖然禦寒衣物早就準備了,但炭火什麼的就比較費時費力了。
而且對岸的蕪湖也沒有太多庫存,需要吳郡、會稽等地進行籌措。
這樣一來就需要時間了。
但驟降的氣溫可是沒給魏軍太多時間進行補充。
燕軍方麵雖然同樣處在嚴寒之中,但比起魏軍處境好得多。最起碼關城內的士卒是有屋舍居住,也有取暖措施。
而關城後麵的大軍各營,因為緊挨著濡須上和七寶山,不缺柴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