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元靜是大魏天子不錯,又是自己起事從戰場上打出來的威名,但即便如此,東魏也很難在支持曹元靜這麼打下去了。
最近幾年發動的每一次征伐,幾乎都是十萬級以上規模的,雖然依靠江南水路的便利,征發和轉運物資都比北方運用人力、畜力要節省的多,但連續數年發動這種規模的戰事,還沒有任何的戰果。
這對於一個誌在開闊進取的政權來說,也是很致命的。
事實上曹元靜這個大魏天子,如果沒有顧陸朱張這些江東豪族的支持,想做什麼事都舉步維艱。
而這些豪族其實對於北上的事,其實並不大熱心。
對他們來說,更關心自己在江東的利益。
當然,左將軍陸恭仁,右將軍朱浚,以及司空張方平,這些人雖然也是支持北伐的,但他們更多是在個人層麵有對建功立業的追究,跟他們整個家族的利益訴求是不一致的。
所以現在他們還支持北伐,下一次還支持不支持,就難說了。
這一點上,曹元靜心知肚明。
畢竟光是壓榨普通百姓,可支撐不了東魏這連續數年征伐所需要的物資。
沒有豪族在後麵出兵出糧出力,提供人才去征收稅賦、轉運糧草、管理地方,他這個草莽出身的人,如何成了天子?
這就是江東的困局。定都建鄴的政權如果都是長江以南的人,那麼這個政權注定缺少北伐的基因。
因為江東豪族們對北定中原這種事並不熱衷。
即便是大明,老朱本人和他賴以北伐的主力也都是淮泗人。
東吳的主戰派也一樣是淮泗為主。
這一點,李元徽也是想的明白。所以在他看來,這仗打完,兩年內,江東可能都沒有大規模北伐的可能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