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支王段義弘在戰後收攏了萬餘潰兵,加上之前在陽翟留下的一萬人的預備隊,手上還有兩萬人,鄭果剩下不到萬人,被困在襄城,已經沒法解救了。
婁居士手上還有將近三萬兵馬,許昌、長社分彆有數千軍。
在李二率軍進逼陽翟之後,段義弘幾乎是沒有任何猶豫的帶著已經驚慌失措的敗兵渡過潁水,跟婁居士彙合。
兩人手上加上許昌、長社兵馬,加起來還有六萬餘人,此外陳留方麵還有李藥師的偏師兩萬兵馬,共八萬人。
看起來,人數眾多,雖然不及西軍,但應該還有一戰之力。
但知兵的人都知道,現在打跟送人頭沒什麼區彆。
第一,雙方士氣上就有巨大差彆。西軍連戰連勝,士氣高昂,而東軍現在因為連續的大敗早就士氣儘喪了,士卒們現在厭戰情緒非常高,這也是為什麼段義弘直接潁川郡城陽翟都不守了,直接退到潁陰。
第二,大戰之後,東軍的最為精銳的中軍各部已經潰敗了,戰死被俘的就有五六萬人,此外還有大量的潰兵不知逃向何方。
剩下的都是二線部隊,這時候跟西軍正麵交戰,無疑是自尋死路。
所以洛陽方麵的詔書下達之後,婁居士當即就要尊從詔書上的安排,令李藥師從陳留接應,大軍放棄潁川,走虎牢撤回到洛陽腹地之內。
段義弘卻顯得極為猶豫,婁居士也明白他的想法,無非是打了敗仗,就這麼回到洛陽,麵子上不太好看。
婁居士一陣勸慰,段義弘最後也無奈同意,不在堅持,同意撤兵。
不過即便是他們想撤軍,也不是說走就能走的。
西軍已經打出士氣來了,李家兄弟又是善於用騎兵的,若是就這麼撤,肯定是不行的,被西軍追上,怕又是一個摧枯拉朽。
所以婁居士委任了麾下猛將尉遲恭與其子婁浚率一萬兵馬作為殿後,段義弘也讓自己的兒子段武達率領兩千軍同為殿後大軍,掩護大軍撤退。
尉遲恭和婁浚、段武達一路上麵對西軍的追兵,且戰且退,最後退入新鄭城內,隻剩下八千人了。
隨即,西軍大隊也追上來了,將新鄭團團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