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上已經來到了二月中旬。
這段時間裡,李元徽先是對一眾功臣進行了封賜。
慕容三藏、羅士襄、張鎮惡、尉遲敬德、劉元慶、段武達、婁浚、張瓊、石彥超等十餘人,全都因為戰功卓著而得到嘉獎。
其中慕容三藏被封為城陽郡公,羅士襄為河陽郡公,張鎮惡為漢中郡公,劉元慶為彭城郡公,尉遲敬德首次封爵就得到了高平縣公。
隨之而來的,就是李元徽對於軍隊體係整改。
其實這事他本來是白溝之戰後就想做了,但因為換俘和接下來的大戰,也根本顧不上。
現在燕軍退兵,邙山之戰又取得了勝利,這種情況下李元徽肯定是要借勢整頓一下的。
該罷黜的罷黜,該晉升的晉升,編製要正式確定下來,缺額的該補齊的補齊。
帳下親軍,編製還是十八營,三千六百人。竇奉節為左都督,王傑為右都督。
王傑是李源的外甥,出身琅琊王氏,是祁國公王翊的同母弟,也是追隨李元徽許久,驍勇善戰,此戰跟隨羅士襄身後,帶著二百騎兵衝擊上萬人的軍陣,表現極為亮眼。故得到升任。
趙大舊部原本六千人,此戰之後,還剩下五千四百餘,李元徽給補齊至六千人,仍舊一分為二。
原本歸屬趙二統率的三千人,建號“龍捷軍”。以此戰功勳卓著的張瓊的為左都督,馬仁禹為右都督。
另外三千人,建號“神策軍”石彥超為左都督,韓鐸為右都督。
成立最初隻有僚屬班底,而沒有實際兵權的天策府,此時統轄“帳下”“驍果”“神武”“神策”“背嵬”“龍捷”六軍。
其中帳下親軍為三千六百人,背嵬軍和驍果軍都是兩千餘,神武,神策,龍捷三軍都是三千人。
合計一萬六千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