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到目前為止,兩人之間的鬥爭還處在可控範圍內,所以朝堂上針鋒相對的兩人在下了朝以後,還是經常一起射獵,一起宴飲,仿佛兄弟之間沒有隔閡。
而這次之所以召齊王回長安,也是因為戰略的製定出現了分歧。
經過數年的休養生息和整軍備武,關中的元氣已經漸漸恢複了,這幾年太子和晉王先後組建了一百二十個折衝府,訓練嚴苛,裝備精良,已經漸漸有了精銳的模樣。
如同一柄反複捶打的橫刀,隻等開鋒了。
糧食方麵經過快四年的積累也足以支持大規模的用兵。
所以,一統天下再度被提上了日程。
原本眾人的共識是,先北後南,先難後易。
先把最難啃的骨頭,也就是北漢給解決掉,隨後在揮兵向南,一統天下,成就不世之功業。
但這是白溝之戰前的共識,隨著形勢發生變化,計劃自然也就趕不上變化快了。
太子的想法是保持不變,先乾掉威脅做大的北漢,而後天下“傳檄可定”。
但李三郎的意思是,北漢強勢,主動進攻河北在戰略態勢上,很難取得優勢,這幾年一直處於守勢,所以不如集中力量先滅掉西魏,然後是東魏,最後合天下之利,收取河北,滅亡北漢,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兩人的意見相左,其實不光是戰略上的分歧,更是對戰略主導權的的爭奪。
李源對此也是不知道該怎麼站隊才好,他覺得兩份戰略都有可取之處,但卻不願意公開支持一方。
這種情況下,征召齊王入朝製定戰略就成了解決問題的辦法。
因為無論是太子還是晉王的方略,都脫離不了齊王在關東的策應,甚至是兵力、物資、糧食上的支援。
所以,李元徽也是不得不入朝。
終於,負責望的士卒高聲提醒道,齊王的隊伍已經距離城門隻有數裡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