倭國,曾被人誤以為是有仙人的蓬萊仙島。自從徐福帶著童男童女來到這裡,這裡便逐漸有了人氣。
千年過去,他們差點就忘記了自己是來自於華夏,直到那個人的到來。
朱棣。
倭國已經有了不少城市,這些城市中最繁華的莫過於京都。此刻在京都的一間和室裡,朱棣、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四人正坐在一起品酒。
一群杜鵑正歡快地鳴叫著,突然有一隻落單的杜鵑落在了屋外的枝頭上。它站在枝頭,許久都沒有發出聲音。
已經六十歲的朱棣用大漢的話語說道:“列位,這隻杜鵑似乎不愛鳴叫。不知三位有什麼辦法能讓它叫出來呢?”
織田信長也用大漢的話語回答:“不愛鳴叫的杜鵑,留之無用,不如殺之,至少能吃烤鳥肉。”
豐臣秀吉回答:“想要讓杜鵑鳴叫,隻要準備一些好吃的給它就好了,沒有小鳥不喜歡吃的。”
德川家康說:“杜鵑若不鳴,不如放了它吧,或許會有一天它就會回到這個枝頭鳴叫的。”
四人相視一笑,都喝下了手中酒杯裡的酒。
酒水下肚,織田信長問道:“不知征夷大將軍您會怎麼做?”
朱棣放聲笑了幾聲,說道:“有三位英豪在此,這種事我自然是交給你們三位去完成了。”
隨後,房間內充滿了歡樂的笑聲。
······
朱允炆一行人來到了倭國。本來眾人以為這一路會消耗不少時日,不過前往琉球時有東吳的航海師,從琉球前往倭國又有琉球的航海師引路,所以這趟航海的路途並沒有超過半個月。
船剛停下,就有人跑過來。
“你們是哪裡來的人啊?”來人說的也是大漢語言,隻不過口音有點重。
朱允炆很驚訝,因為他已經做好了語言不通的準備。可是沒想到,在倭國自己還能用大漢的語言:
“我們來自大明。呃不!我們來自大漢,就在這島的西邊。”
來人聽完,立刻熱情地說:“太好了!我們等您很久了!來,請各位跟我一起去衙門吧!”
一行人雖然很疑惑,但是見來人很熱情,不像是有惡意的樣子,就跟著去了衙門。
到了衙門,縣衙的人告訴朱允炆一行人:“天皇陛下一直以來都在等待大漢的客人來訪。天皇有旨意,隻要是來自大漢的客人,就一定要邀請你們前往京都做客。各位到了京都,征夷大將軍會接待各位。為了我們倭國與大漢的未來,還請各位能去京都做客。”
朱允炆還在猶豫要不要去,程璧突然對他說道:“這一定要去啊!如果成了倭國天皇的客人,那你找藥材一定會更容易一些的吧!”
這話朱標也表示讚成,於是一行人並沒有多做停留便出發了。
一路上的道路雖然相對崎嶇,但是有明顯有過鋪設。雖然沒有水泥鋪路,可是這些道路依然是相對平整的。
這一路上的百姓其實大都用的還是他們自己的語言,然而隻要是有些身份的人都是會說漢語的,這也給朱允炆這一行提供了不少便利,而朱標也在這一路上很努力地尋找著藥材。隻是,雖說這裡確實有些中原沒有的藥草,可是並沒有出現什麼靈丹妙藥,至於傳說中的長生不老藥就更彆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