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曹化淳,這位可是曆史上的名人。
在魏忠賢掛掉後,曹化淳就成為崇禎一朝權勢最大的太監。
不僅任司禮秉筆太監(內廷十二監之首),負責起草詔書,同時又是東廠的提督,後麵還總提督京營戎政。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朱由檢有多麼信任曹化淳。
至於曆史上說曹化淳給闖王開門這事,簡直就是扯淡。
當時的曹化淳已經在家鄉呆了六年,怎麼可能在闖王入京的時候跑去開門?
不光如此,當曹化淳聽說清廷為朱由檢發喪,並且移師京都之後。
他馬上動身前往,並向清廷提出妥善處理朱由檢陵寢一事。
當時清廷的多爾袞為了拉攏人心便答應了他的請求,還任命他為內官監冉肇,專門負責督辦這件事。
在那時候,順天府楊博,宛平楊時茂還向清廷參奏曹化淳,說他勾結李自成。
並上書:“開門迎賊,賊入城,挺身侍從,今清入都,又複侍從,此賣國亂臣,雖萬斬不足服萬民心。”
曹化淳聞言趕緊上書辯白,儘管當時的條件,拿不出視頻證據,但他一直呆在老家這事人所儘知。
所以清廷也駁回了彈劾。
“曹化淳無端抱屈,心跡已明,不必剖琛,該部知道。”
不過雖然蟎清沒有對曹化淳動手,但在東林黨的推動下,曹化淳開門投降的說法至此越演越烈,一時傳為街頭巷尾的談資。
他自己也聽說了這些野史流言,想到自己將以這種方式留在曆史的舞台上,曹化淳無奈寫下一首詩。
“報國愚忠罔顧身,無端造誣自何人?家居六載還遭謗,並信從前使不真。”
說白了,曹化淳開城這事就是東林黨那幫孫子在往他身上潑臟水。
蟎清對此也並沒什麼意見,他們本身也有修改明史的想法。
所以才會放任這種流言傳了下來。
“曹化淳嗎?”
“嗯...好!”
“就讓他來負責此事。”
見太祖點名讓曹化淳上,一旁的朱由檢趕緊點頭答應。
對於曹化淳他可是相當信任的。
本來他就有打算讓其接替魏忠賢的位置。
隻不過太祖醒來這事耽誤了他原本的計劃。
“記住,【城管府】這事關係重大,必須要上心。”
“隻要是商鋪,哪怕他們背後站的是國舅,是勳貴也都一視同仁。”
“凡是不交錢的,就讓錦衣衛去鬨!去查!”
“非常時期用非常手段,決不能手軟。”
李晨點點頭又提醒了兩句。
【城管府】可不光隻是能收點錢上來。
更是可以充當錦衣衛探查天下秘聞的渠道。
這也是為什麼李晨要從錦衣衛那邊抽調人手的原因。
朱由檢靜靜的聽著,臉色並無太多變化。
今日黃立極這事已經讓他徹底看清楚了朝廷百官的真麵目。
指望他們,估計這大明真得玩完。
既然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局,他就必然不想重蹈曆史上的覆轍。
那該死的老歪脖子樹,誰愛掛誰掛去!
次日。
偏殿內。
剛剛被召喚來的曹化淳正一臉緊張的站在中間。
時不時還看一眼旁邊的太祖畫像。
不知道怎麼回事,反正他總感覺有人在盯著他猛瞧!
“曹化淳,事就是這麼個事情。”
“國家目前這情況你也知道,缺錢。”
“你是跟著朕的老人了,很多事情朕可以很直白的和你說。”
“朕有意匡扶大明,肅清朝政,但奈何手中沒錢很多事都推動不了。”
“隻要你把這事給辦好了,朕絕不吝嗇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