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之前先判斷,分析對手的意圖!”
“那現在,後金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圍點打援。”
“那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清點手中能夠動用的所有力量!”
李晨輕咳了一聲,音量拉高了不少。
朱由檢和朱聿鍵兩人立馬臉色一肅認真聽了起來。
他們知道,這是太祖在教他們行軍打仗。
“首先,還是老生常談的兩大點。”
“兵力和糧草。”
“對方共計十三萬人,糧草最多能維持一個月。”
“而皮島上的糧草因為懸賞令的原因最多能維持十五天。”
“這應該是那些韃子看準的點。”
“因為懸賞令,那些出擊的散兵遊勇基本都會攜帶十日以上的口糧。”
“而這就導致短時間內皮島上存糧不多。”
“既如此,我們便得到了一個重要的結果,那就是皮島的存糧不足,若要堅守就必須要在十五天內解決問題。”
“否則一旦斷糧,皮島和東江軍一個都保不住。”
李晨沒有去管兩人神情的變化。
快速指著地圖分析了起來。
打仗先看糧,這是最基本的。
“有了這個基礎結論,那我們所有的計劃都必須要在十五天內完成。”
“且隻有兩個選擇,第一是找出一個能夠在十五天內解決麻煩的計劃讓韃子自己滾蛋。”
“第二便是讓毛文龍在兩日內撤出皮島。”
“撤離先不說,如果想采用第一個方法那這計劃的成功率必須要高!否則很容易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那現在要做的就是清算手中的所有戰力了。”
“看看到底能不能找到辦法。”
“首先,京營有五萬,白杆兵有三萬,總計八萬人馬。”
“其次盧象升那裡還有天雄軍可以調用,騎兵步兵加一塊算兩萬吧。”
“再加上毛文龍的五萬以及遼東防線的守軍。”
“如果全力施展,我們能集結二十萬人。”
“這還是沒把衛所的兵力算上。”
“從總兵力上來看,我們是肯定有優勢的。”
“但問題在於,盧象升那邊的兵力不能動得防著蒙古。”
“京城這邊,也需要留最低三萬人負責防守。”
“否則就有可能出事。”
“這麼算下來,保守起見我們最多隻能調集五萬人支援遼東防線。”
“那加一加,在遼東地區正常情況下我們隻能聚集十五萬人。”
“再對上韃子的十三萬這優勢就並不大了。”
李晨的分析非常細致,朱由檢兩人全都聽得極為認真。
太祖的思路果然要比他們清晰多了。
這麼一分析下來,他們也清楚的看清了整體局勢。
“呼...不好搞...”
“遼東的人馬戰力不高,毛文龍又被圍困,京營又是新兵需要磨練。”
“真正能打的隻有白杆軍,且白杆軍中有一半多也是新兵...”
“正麵打,不一定能打過...”
朱由檢順著太祖的思路總算是看懂了些。
順著太祖的話往下接著說了兩句。
說完臉色更加難看了。
雖然韃子那邊也是優良參半,但後金和那些部族的人都是半兵半龍。
若都是新兵肯定戰鬥力要比自家猛上一些。
在東江軍被困皮島的情況下,就算是白杆軍全出也很難占到便宜。
“對,說的沒錯。”
“正麵打不一定能打過,而且也不能為了救援東江軍而拚光白杆軍吧?”
“那就算打過了和輸掉也沒區彆。”
“這些韃子精明的很,若咱沒猜錯這韃子的八旗主力必然是在外圍。”
“你想打都打不著。”
“要是用白杆軍去衝擊那五萬雜牌,狗韃子怕不是能笑醒,大不了就退回沈陽壓根不會有任何損失。”
“所以,這種局麵非奇招不可破。”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