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無論是聖人孔子還是亞聖孟子都未曾講過三綱五常。”
“孔子對於“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最初解釋也不過是,君主要有君主的樣子,這才是為君之道,臣子要有臣子的作為,這才是為臣之禮。”
“父親要有父親的作為,這才堪為兒女的表率,子女要有子女的規範,這才是優秀的傳承者的表現。”
“也就是論語中,君事臣以禮,臣事君以忠這句話。”
“程朱說的那些你不覺得太絕對了嗎?”
“當然了,咱本人對於仁、義、禮、智、信這五點還是比較喜歡的,但它錯就錯在不應該固化思想。”
“人的思想是與時俱進的,而輔佐於君王的學派也應該跟著進步。”
“沒有什麼東西是萬古不變,若是不加以變化最終都會爛掉。”
“就和現在的儒家一樣,都是些什麼東西!”
三綱五常?
有用,但也無用。
雖然是為了鞏固皇權而出現的,但也不能為了鞏固皇權而禁錮思想!
“陛下...”
“皇權為大難道不好嗎?”
孔貞運默默聽完沉默了半響,這才幽幽的問道。
你一個皇帝,竟然想要推翻維係皇權的學派。
到底是圖個什麼。
“維係皇權有的是辦法,但絕不應該是這種辦法。”
“禁錮思想那就等同於斷絕掉民族的潛力,任何新的事物都不被接受,任何新的發明都被嗤之以鼻。”
“所有的一切都按照舊的理念不斷運行。”
“這種思想下的皇權最終會被時代所拋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現在軍事上有一種東西叫做火器,這本來是我們漢家最先發明。”
“但就是因為你們這些腐儒的存在,格物一道根本不被重視。”
“現在大明朝準備批量列裝的火炮已經不是大明朝研發的,而是仿製的你們口中那些外海蠻夷!”
“他們學了我們的技術,而我們還在故步自封。”
“你知道咱看見了什麼嗎?若是再讓程朱理學這麼肆無忌憚的發展下去,整個民族都要完蛋。”
“等到外麵那些蠻夷拿出比我們漢家更為先進的武器時,整個漢家文明必將遭受重創甚至是滅國!”
李晨的話如同一重錘敲打在了所有人的胸口上。
不由得,包括溫體仁在內都開始真正思索起這件事的可能性。
越想這後背就越是發涼!
因為他們發現,對於陛下所說的事,他們竟然無法反駁。
“不可能,海外蠻夷如何能入得了中原!”
“你這是強詞奪理!”
孔貞運瞪大了眼下意識的反駁道。
“嗬,看看你現在這樣子,不就是咱口中的腐儒嗎?”
“不接受任何新的觀點,不接受任何變化,整個時代的變遷你是一點都瞧不見。”
“多的不說,那草原人不是已經入主過一次了,那難道不是你們口中的蠻夷之輩?”
“既然草原人可以,那外海之人為何就沒有可能?”
“當他們的武器比我們更加強大時,中原的富饒就會是我們的催命符!”
“待到強盜登門,你難道要用程朱理學去退敵不成?”
“這就是咱最討厭你們這些腐儒的原因,儒家本就隻是一種思想。”
“但現在,連教化萬民這一塊你們都已經做不到了,咱還要來何用?”
“歪曲曆史,篡改聖人之言,這種流派不滅等著亡國?”
“咱就問你那孔子難道就真如你們所說,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
“難道不應該是一個身高九尺六寸,膀大腰圓的山東大漢?”
“而那君子六藝中,禮、樂、射、禦、書、數,六樣中就有四個和戰爭有關係。”
“上可行使軍禮祭祀,中可與軍同心樂理相伴,下可駕馭戰車馳騁戰場,持弓也可百步擊中敵酋。”
“孔子的主張一直都是文武皆有,怎麼到你們這武就沒了?”
“說不過就投敵,看看你們北宗乾的那些好事,那是他娘的是孔子後代能乾出來的?”
“來,你告訴咱,如此迂腐不堪的學派,留之何用?”
李晨是越說越火大,恨不得直接把劍給拔出來。
儒家就是敗壞在了你們這些不孝後代的手裡!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