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會在這上麵大做文章!
有人苦惱自然就有人笑。
馮英從下朝後,臉上的笑意就沒停過。
一個朝廷的法那可是秩序的根基!
任何一名法家弟子若是能參與到法的修訂,那都是無上的榮幸。
尤其是現在,陛下的想法顯然是要大修。
這對於馮英來說簡直就是拿到了名留青史的機會!
修!
必須修!
往死裡修!
當真是天佑法家啊!
而在距離京城較遠的武當山上。
當法家要修法的消息傳來後,道館內的不少人都開始竊竊私語了起來。
法家,公輸家,儒家,兵家...
各大教派齊聚京城,一看便是要逐鹿風雲。
自然地,也讓很多年輕道士有了下山的想法。
論地位儒家都得給道家幾分麵子!
如此盛世,缺了道家豈不可惜。
不過礙於道教的規矩,他們不知道該不該去和掌門細說。
“掌門,眼下百家大派已經出現好幾個。”
“我們觀中中不少弟子已經有些浮躁。”
“你這不管管嗎?”
此時,玉虛宮內。
一名青年正對著掌門輕聲說道。
正打坐的逍遙道人(虛構),聽見詢問緩緩睜開了眼。
“如何去管?”
“為何要管?”
“你不也同樣有了想法。”
清風道人輕笑著看著眼前的少年。
這人雖然是道家弟子,但卻並非屬於武當山。
而是遊曆而來暫住在這,每日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翻閱醫書。
“弟子暗中觀察朝廷許久...”
“新上的這位皇帝已有明君之象。”
“雖然不清楚他為何會如此重用廠衛,但所行之法皆是為了天下。”
“如今百家正在複蘇,我尋思很久也決定入京。”
“雖然我不擅長處理政務,但卻願意去京城開一道館。”
“醫治百姓的同時傳播道家思想!”
那年輕人沉默了一會,這才老實的說道。
他很清楚掌門觀人的能力,騙是肯定騙不了的。
還不如照實了說。
“嗯...”
“其實吧,這道家並不適合朝廷。”
“因為道家思想本身就和帝王之術有些重疊。”
“對於很多皇帝來說,他們不需要太聰明的人也不需要看的太透的人。”
“所以自古以來,道家對於皇權並不追逐,而是順其自然。”
“至於當今這位皇帝...我也做些了解。”
“雖然我很好奇他是如何在這等年齡便有了如此穩重的手段,但可以確定一點,他所圖的乃是一個全新的思想。”
“那就是以儒為紙,承載百家之言。”
“如果我猜的不錯,那儒家最終是要退出朝堂,成為所有孩童最先接觸的思想。”
“以仁為核心,等到那些孩童慢慢長大後就會轉為法家,兵家,墨家,雜家等等...”
“這樣既保留了儒家的善,又不會失去血性和開拓的能力。”
“所以,就算道家的人去了也不過是成為這融合的一份子,還是最難以融合的那種。”
“這麼說,懂了嗎?”
清風道人的聲音不大說的也有些緩慢。
那青年聽完眉頭緊皺。
半響才有些震驚的說道。
“掌門的意思是,道家可能會成為這個計劃的阻礙?”
清風道人點了下頭。
“什麼是道?”
“說句不好聽的,儒家是道,兵家是道,墨家所行也是道。”
“道家要是參合進去,這局勢搞不好就要以我們道家為載體了。”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