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的炮台是從地裡長出來的?”
“家裡的兵書你到底看明白了沒有!”
“光是維持我們這邊的整體局勢,朝廷每月就保底需要拿出一百萬往上的預算!”
“而且你知道四象軍團一年的軍費是多少嗎?”
“就算陛下真有一萬萬兩,頂天了也就能撐住兩年。”
“所以這倭國必須要儘快給他乾廢掉!”
又不是隻有百姓身上的開銷。
軍隊一出,那就是吞金的猛獸。
糧草彈藥無不在耗費大明的國庫。
就算陛下的錢袋子深不見底也總有掏空的一天。
所以決不能拖下去!
要速戰速決!
“是啊,四象軍團開銷巨大。”
“而且朝廷還在修路,又是一大筆開支。”
“得趕緊結束南邊的戰鬥才行。”
“戚大光,你既然是戚繼光的後代想必對於倭國很熟。”
“既如此你看我們後續要如何作戰。”
祖大壽也有些感慨的歎了口氣。
他聽朝堂的熟人說,這大明朝現在的財政全靠陛下一人在支撐。
雖然不清楚那位爺手中到底有多少錢,但打仗不能總往好的想。
能早點解決就早點解決。
對於戚大光他還是比較信任的。
畢竟是名門之後,其祖上更是把殺倭寇的一把好手。
這事問他準沒錯!
“額...”
“我倒真有個計劃。”
“這樣,我說出來大家分析分析。”
戚大光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
想了下這才咳嗽一聲說道。
他祖上是牛逼,但他可不敢自大。
若是不謹慎導致兵敗,那他可就真無顏去見祖宗了。
“陛下收攏百姓算是為我們創造了一個絕佳的作戰環境。”
“從沿海往內的百裡之地都不用再顧全百姓。”
“既如此,我的建議是分散拒守,設立三條防線。”
“第一條便是岸邊的炮台,由祖將軍你來負責。”
“你是遼東過來的,很擅長搭建堡壘。”
“這一條防線的數量不需要多,隻要能配合鄭芝龍壓製倭國艦隊靠岸就可以了。”
“而第二條防線則是由我來負責,在福州和杭州之間的山林裡設立上百個小型據點。”
“這些據點大的駐紮五百人,小的駐紮百來人,互相為犄角。”
“其主要目的就是將周圍的高地險地先一步占據!再把大炮也運上去。”
“然後駐紮的小隊以各自據點為中心進行巡邏。”
“互相之間以狼煙或者大鼓傳遞情報。”
“至於第三道防線則設立在大後方,負責為第一二道防線提供後勤和兵源補充。”
“同時防止有小股倭寇滲透進去。”
“這第三道防線同樣要散開,就駐紮在村落裡。”
“能夠滲透到第三道防線的倭寇,其數量定然不會太多。”
“他們沒有攻城的能力,隻能是找村子開刀。”
“保住了村子也就相當於掐斷掉他們最後的希望。”
“反正我們有足夠的地方,那就放進來打!”
“我這戚家軍彆的不行,但在小規模山地作戰上能把那倭國打出屎來!”
戚大光說完臉上也浮現出了一絲自信。
兵力不夠那就以逸待勞。
倭國想要劫掠就必然要登陸。
既如此,那我就在山裡等著。
把火炮弓弩陷阱機關全部架設好了等他們來!
反正這百裡地界也沒百姓,慢慢玩唄。
:..0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