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每年!三千萬!
朱由檢認真聽著,等到李晨全部說完這才摸著下巴思索了起來。
這個法子聽起來是不錯,但細想下工程量可一點不小。
幾乎是要把全國的私塾全部改一遍。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到儒家方麵的抵製。
他們明麵上肯定不敢說什麼,但暗地裡必然不會上心。
“太祖,若是儒家的人不配合怎麼辦。”
“天下私塾大部分都在儒家弟子的手中,想要讓他們乖乖聽話可不是什麼簡單的事。”
朱由檢覺得這事好歸好,最大的問題還是在儒家身上。
天下私塾那可是儒家的根基,隻要這些私塾還在教授儒家思想,那儒家就不會滅亡。
“私塾什麼的無所謂。”
“咱且問你,這天下是讀書人多還是不識字的人多。”
李晨聞言笑了笑,臉色並無變化。
他早就已經想好了應對的法子。
區區儒家擋不住這大勢。
“當然是不識字的多。”
“全國所有年輕人中大概隻有三成人識字。”
朱由檢毫不猶豫的說道。
他早就了解過大明識字率的比例。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覺得這儒家不太好動。
雖然隻有三成,但大明朝有近六千萬丁,也就是近一萬萬五千萬人。
這還沒算上那些沒上戶口的。
這麼大的基數下,光讀書人就有四千萬眾。
可見儒家的底蘊有多強了。
“三成聽起來是不少,實際上也就那樣了。”
“儒家想要抵製,那我們就繞開他們,重新培養新的讀書人。”
“現在大明朝最大的優勢就是有錢。”
“既然有錢那就用錢來解決這個問題。”
李晨嗬嗬一笑將改革的方向說了出來。
錢不是萬能的,但卻能解決這世界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
儒家這事還不在錢無法解決的範圍之內。
“額,又要花錢?”
“多少?”
一聽要花錢,朱由檢臉上頓時抽了兩下。
不由得小聲問道。
他總感覺一會太祖會說出個天文數字。
事實證明他想的沒錯。
隻見太祖緩緩伸出三根手指開口道。
“三千萬,每年。”
嗯...
嗯!
多少?!
朱由檢聽見這個數瞪著眼瞬間跳了起來。
“三...三千萬每年?”
“大明一年軍費也才三四千萬。”
“太祖,你這是要乾啥得花這麼多錢。”
倒吸了幾口冷氣,朱由檢趕忙問道。
這也太嚇人了。
李晨見這貨心疼的臉都在抽抽,不由的白了眼。
“頭幾年的支出可能三千萬還打不住。”
“簡單來說,想要打破儒家的封鎖就必須要培養新的讀書人。”
“而想要培養新的讀書人,就隻能從那些讀不起書的孩童身上下功夫。”
“咱的想法很簡單,讓戶部牽頭,在每個縣城建設兩座小學。”
“每個小學的建設費用大概在五千兩左右。”
“設立六個年級,每個年級十個班,每個班四十個名額。”
“當然了考慮到有些縣城人口不足,有些縣城人口眾多,可以適當的進行調整,比如江南杭州這些地方,可能一個縣城就要建設三到四個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