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君且去,各自珍重。”劉璋拱手道了一句珍重,而後劉艾和張肅就此騎馬遠去,一路向東。
送彆了劉艾和張肅,劉璋查看起了桃林塞的地形地勢,桃林塞,相傳為逐日的誇父力竭葬身之地。此地位於崤山之北、大河之南、西有後世的潼關、東有當今的函穀,為關中和中原之間的門戶。
古人杜氏記載:桃林,在弘農華陰縣東,潼關是矣。自函穀至斯,高出雲表,幽穀秘邃,深林茂木,白日成昏。又名雲潼關,亦曰衝關。河水自龍門衝激至華山東也。
是故桃林塞為關中所守,失之則關中必危。故曆代經營關中者,無不重視潼關的守備。反之割據中原者,必然先取桃林塞,方得窺伺關中,不然隻得於關外遙望而已。
“我意於桃林塞之西設立一關,名曰"潼關",為關中之地的東大門,用於據守關東諸侯,至於函穀關,可用作烽火台之用,無需遣大兵據守。”劉璋遙鞭一指桃林塞之西,向著麾下文武說道,同時暗含詢問的意思。
彭羕順著劉璋馬鞭指向的區域看去,桃林塞之西,為渭河及黃河的交彙處,對麵便是黃河的重要渡口風陵渡,也是一處極為險要之地,就此定論,若是於桃林塞之西築城,可謂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明公高見,於桃林塞之西築起"潼關",甚是得宜,此關定然可為明公阻擊關外諸侯,使明公不以關東為念。”彭羕頌揚了一句,他對劉璋的這個想法打出了十分的評價。
作為在關隴之地混跡多年的老滑頭,賈詡在聽到劉璋的打算後,他甚是驚疑和讚賞,畢竟劉璋的想法和他是不謀而合。
過去的時候,賈詡常常行進於函穀關,從關東到關西,或是從關西到關東,他每每經過函穀關的時候,都自覺函穀關有名無實,做不到秦時泥丸可塞的誇張程度。
通讀典籍的賈詡知曉,那是因為滄海桑田的緣故,秦時的函穀關,為稠桑原上的一道裂縫,車不能方軌,馬不能並鞍”,當真可謂“泥丸可塞”。
且秦時函穀關前有弘農河,為函穀關天然的護城河,敵人想要進攻函穀關,就必須先渡過弘農河,但由於弘農河緊貼著稠桑原東側而流,河岸和關城之間隻有一條狹小的窄路,大軍根本排布不開。
至於繞過秦時的函穀關,確乎也是難以做到的事情,畢竟稠桑原上乃是森林密布,從崤山到潼津這一百多裡路,到處都是密集的森林,行人都難以通過,更何況是軍隊。
因而秦時,隻要守住了函穀關,便等於斷絕了東西交通,縱使百萬之眾,也隻得於關前歎息而已。
可至於今日,賈詡眸光變的幽邃了起來,今時今日,由於大河的水位下降,原本貼著稠桑原的河道裸露出來形成了河灘,由此關東的軍隊完全可以走河灘繞過稠桑原,而不必再走函穀道。
再加上稠桑原上的樹木由於砍伐過度,早已失去了天然屏障作用,關東的軍隊也完全可以走稠桑原上麵,不必隻專意函穀關。
這種情況下,於函穀關囤聚重兵的意義就不大了,關東若有賊來進犯,函穀關做不到據敵於關外的作用,是以賈詡舊時經過桃林塞時就在想,若是於桃林塞設立一關,當可做到秦時函穀關的作用,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使關東雖有百萬之眾叩關,卻也是無計可施。
隻是,賈詡有些惑然,這些都是他實地考察才得出的結果,而劉璋遠在僻遠的蜀地,初至桃林塞,生出的想法竟是同他不謀而合,莫非是天定乎。
“文和、孝直,你二人以為如何。”劉璋考問起了他的兩位一流謀士。
“臣以為可行,潼關若設,便如秦時函穀關一樣,有萬夫興歎之險。”賈詡應和了一句,即是劉璋有了決斷,且和他的想法一樣,他自是讚成。
法正作為扶風人,對關中四周的地理地勢自然是知悉的,他斟酌了片刻後,點了點頭道:“潼關若設,其前為黃巷阪,寬僅丈許,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峻之地,有此一關,可無憂於關東也。”
“即是眾卿與我意同,當設潼關矣。”
……
雒陽。
“又遷都?”居住在已故的中常侍趙忠家中的天子劉協,翻閱著司隸校尉、錄尚書事曹操遞上來的表奏,他的腦海裡冒出了一些不好的回憶。
先是被國賊董卓將都城從雒陽遷到長安,而後好不容易從長安遷回了洛陽的天子劉協,對遷都一事心中是有所忌諱的,非必要他是不想、也不願意遷都的。
但是這封表奏的上承者,乃是引兵前來護駕的兗州牧曹操,劉協就不得不好好思量下了,這年頭,形勢比人強,誰手握強兵,誰的聲音就大。
劉協將手中曹操的表奏遞給國舅、衛將軍董承,他麵帶憂容的說道:“董卿,此事你以為如何?”
國舅董承接過曹操的上表,他大略的掃了一眼其中的內容,隨即他就雙手恭敬的將文書遞回給了天子劉協,而後他斟酌著說道:“今者方遷回雒陽,朝廷初定,若是大駕再行遷徙,隻怕有所不利,隻是若是不從曹操,恐曹操有所不悅也。”
一言至此,董承的麵色有些後悔,前麵韓暹、張揚等將矜功恣睢、乾亂政事,他為了製衡韓暹、張揚等跋扈的將領,暗中遞去書信招來了兗州牧曹操,用意是平衡朝局。
隻是未曾想到,曹操一到,韓暹、張揚等將便為曹操所敗,如今的朝廷上下,曹操這一派的實力近乎一家獨大,也因故,天子劉協授予了曹操司隸校尉、錄尚書事等職位,用以拉攏、撫慰曹操。
原本事情到此就該打住了,曹操得了司隸校尉、錄尚書事等職位,對於曹操這個閹宦之後來說,他也該滿足了。
可令董承沒有想到的是,曹操和以前的國賊董卓一樣,竟是上表欲行遷都之事,雖是曹操在表奏裡說的好聽,京都無糧,移駕幸許縣,將無乏糧之困爾,但在董承看來,曹操不過是想挾持天子。
“卿言是也,朝廷播越,新還舊京,當是以安定為先,不宜遷都。”劉協點了點頭道,接著他麵色凝重的道了一句:“隻是曹操雖是上表請之此事,但依朕觀來,曹操不過是通知朕一聲爾。”
“陛下。”聽得劉協此語,董承連忙跪拜而下,語氣哀憐的道了一句陛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