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平定荊池以後,便開始著手為進攻後蜀做準備】
【後蜀皇帝孟昶聽聞北宋要攻打他,便想著依托後蜀的地理優勢,嚴防死守】
【同時,孟昶又派遣使者前往北漢,商討共同對付北宋的計策】
【不曾想,趙匡胤卻從後蜀的將趙彥韜口中,得知了後蜀的軍力部署情況】
【公元964年11月,趙匡胤下令兵分東、北兩路攻打後蜀】
【兩路大軍分進而合擊,約定好時間,到時一同攻打後蜀都城成都】
【孟昶得知北宋大軍開拔,立即命王昭遠為北麵行營都統,率兵北上堅守利州、劍門】
【12月,北路宋軍占領了利州】
【公元965年,北宋的北路大軍有突破劍門關隘,打敗後蜀大軍,俘虜了王昭遠,繼而占領了劍州】
【北宋的東路大軍,則是突破夔州要塞後,連續攻克萬州、開州、忠州、遂州】
【如此,北宋的兩路大軍兵臨成都,孟昶舉城投降,後蜀滅亡】
【北宋滅了荊湖、後蜀後,南唐、吳越也向其臣服,但是南漢的皇帝劉鋹拒絕臣服北宋】
【公元968年,公元969年,趙匡胤都曾派兵攻打北漢,但皆因大遼出兵相助北漢,無功而返】
【公元969年,趙匡胤開始為南征做起準備】
【公元970年,趙匡胤命命潭州防禦使潘美為賀州道行營兵馬都部署,率十州兵長驅南下,直逼賀州】
【潘美欲沿著賀水一路向東,直取南漢的都城興王府,以此舉讓南漢主力上當,一舉殲滅】
【果然,劉鋹派大將伍彥柔率舟師溯鬱江、賀水西上增援】
【適時,早已埋伏好的北宋大軍出擊,大獲全勝,伍彥柔被殺,賀州被拿下】
【12月,北宋大軍挺進韶州,南漢都統李承渥率兵十萬在蓮花峰下列陣迎擊】
【對此,宋軍采取用弓弩破陣的方式,打敗李承渥,占領韶州】
【公元971年,北宋大軍又連下英州、雄州】
【2月,宋軍又用火攻的方式,打敗了南漢招討使郭崇嶽的六萬大軍,繼而攻陷了興王府】
【見大勢已去,劉鋹投降,南漢滅亡】
【此時,北宋名聲大噪】
【北宋滅了南漢之後,南唐皇帝李煜表示臣服,但卻在暗中備戰,以防止宋軍的進攻】
【但趙匡胤誌在統一華夏,接受南唐、吳越的臣服也是緩兵之計】
【拿下南漢後,趙匡胤又做了兩年的準備,於公元974年9月,命宣徽南院使曹彬為異州西南麵行營馬步軍戰棹都部署,統領十萬大軍出荊南,並且調集吳越軍出杭州北上策應】
【命王明牽製湖口南唐軍,保障主力東進】
【10月,曹彬率軍順長江東下,水陸並進,一舉攻破池州,占領采石】
【11月,曹彬命麾下大軍在采石架好了通過長江的浮橋,以保證大軍能夠渡江,向東繼續的推進】
【公元975年正月,北宋大軍攻破溧水,與南唐十萬大軍在秦淮河激烈廝殺,打敗南唐大軍,進逼江寧】
【11月,北宋大軍全殲南唐神衛軍都虞侯朱令贇所率十萬援軍,攻破江寧城,李煜投降,南唐滅亡】
【在位期間舉措】
【政治上設立參知政事、樞密使、三司使,削弱和分割宰相的權力,實行軍政、民政和財政的三權分立,以加強皇權。地方上,派文臣擔任知州,並設通判與之相互牽製。完善科舉製度、製定刑律】
【經濟上修堤築壩,防止水患。重視農業生產,減輕徭役,賦稅專收。鼓勵經商】
【文化上注意收集各國遺留圖書,用以充實官府藏書】
【軍事上進行軍事改革、訓練水師、分置邊帥、統一諸國】
【另外,對於燕雲十六州,趙匡胤也做過計劃】
【對於北宋與大遼的實力,趙匡胤看的很清楚,一旦與大遼開戰,北宋定會元氣大傷,所以他打算以和平贖買的方式收複燕雲十六州】
聽到這裡,眾人皆是看向了趙匡胤。
【為此,趙匡胤設置了“封樁庫”,將各國財富收歸其中,並將每年財政收支的盈餘部分存入。他計劃等到蓄滿五百萬緡後,遣使向大遼贖回燕雲十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