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青禾心裡想著偷獵的事情,手上的動作就慢了下來。
正常炮手和偷獵的第二個不一樣,就是狩獵的規矩不一樣。
正常的炮手進山打圍放炮,時刻遵守著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比如“能打葷不打素”的規矩,比如“三不打”的規矩,比如“敬山神”的規矩。
這些炮手們口口相傳的規矩,甚至比法律法規還有約束力。
這是這些看似嚴苛的規矩,才保證了炮手們能世世代代在白山黑水生活下去。
而偷獵的家夥們,可不講這麼多規矩。
或者說,他們的規矩隻有一個,那就是什麼能賣大價錢,他們就打什麼,其他的都完全不在意。
正是有了這兩方麵的不同,正常炮手和偷獵的就被涇渭分明的區分開了。
而且,正常炮手們還會自覺地去對付偷獵的,就像去年冬天,他們在山林裡做的那樣。
不過,趙青禾有一點想不明白,如果這隻土豹子是被偷獵的殺死的,為什麼皮毛沒有被帶走。
隻用眼睛看,眼前這個土豹子的皮毛,完整剝下來能賣個不錯的價錢。
他帶著疑問,把手伸進了那個傷口裡。
這一下,他的疑問有了答案,並且眉頭也隨即放鬆開來。
趙青禾的手指伸進土豹子的肚子裡,一下子就碰到了一塊硬邦邦的東西。
他一下子不太敢發力,怕裡麵是什麼金屬物品劃破了指頭。
不過很快,憑著觸碰的感覺,他就判斷了出來,硬邦邦的東西大概率是木頭。
如果是木頭的話,那這隻土豹子就不是被殺死的,而是倒黴死的。
所以他的心情才會放鬆搞下來。
趙青禾一點一點挪動指頭,探索著疑似木頭物體的輪廓,不一會兒就有了準確的判斷。
這就是一塊木頭。
他的手指頭發力,捏著一塊木頭,一下子就拔了出來,然後放在手上,攤在自己和張大軍眼前。
木頭小小的一塊,看上去和人的食指差不多粗細,長度不到兩公分,和他想的不太一樣。
他以為,能剌開七公分長傷口的木頭,怎麼都能很大一塊。
張大軍上手,把這塊木頭,或者說是這根木頭量了一下。
和趙青禾目測的一樣,才一點不到兩公分長。
他又重新捏起來看著側麵,想要從木紋等方麵判斷一下,這是跟什麼木頭。
隻仔細看了一眼,他就準確的判斷出來了。
“是根山核桃茬子”
趙青禾把自己的判斷說了出來,引得張大軍連連點頭。
張大軍雖然不是白山黑水長大的孩子,但是山核桃的大名,他還是聽說過的。
山核桃學名胡桃楸,是世界上最硬的木頭之一,如果製作的方法正確,是能當做銳器使用的。
而眼前這隻倒黴的土豹子,就是倒黴的遇到了一個山核桃的硬茬子,倒黴地被傷到了柔軟的肚子,最後被開膛破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