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五十二章 喋血新城(六十四)_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美漫:開局指導蝙蝠俠 > 第三千三百五十二章 喋血新城(六十四)

第三千三百五十二章 喋血新城(六十四)(1 / 2)

席勒坐在市政大樓的辦公室裡,凝視著一份資料。出現在資料上的正是奧德因醫療設備生產公司的標誌。

不過,不同於蝙蝠俠的陌生,席勒對這個標誌倒是很熟悉,因為這是原著當中秩序教團的標誌。

話又說回哥譚曆史。在原著漫畫當中,韋恩家族的祖先埃蒙德·韋恩來到新大陸的過程可謂是一波三折。

他雖然是韋恩家族的後裔,但是因為離家時間太久,原本的親人也都死在了瘟疫當中,根本沒有人能證明他的身份。

而那個年代的英國,冒充貴族是大罪。埃蒙德·韋恩被當成了冒充韋恩勳爵的騙子抓進了大牢,還即將被流放。

這個時候,一名叫做巴卡爾的牧師救了他。這名牧師自稱來自於秩序教團,揮劍之間便殺死了看守埃蒙德的守衛,把他救了出來,並建議他一起前往新大陸重建自己的家族。

巴卡爾這麼做,也不完全是為了幫助埃蒙德。他想要在新大陸傳播秩序教團的福音,但是當時的哥譚穀充斥著海盜和走私犯,一個神職人員在這裡討不了好。

巴卡爾想要重整哥譚秩序,但是那個年代裡,隻有貴族才能夠當領主。沒有血統和身份,哪怕殺死阿卡姆將軍,他也不可能成為名正言順的統治者。所以他才拉上了有貴族身份的埃蒙德·韋恩,目的就是借助埃蒙德的勳爵身份,成為哥譚的領主。

對於巴卡爾出身的秩序教團,漫畫裡麵提到不多。這是一個尊崇“火焰滅世”的教團。

在一係列的上帝信仰當中,關於滅世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洪水滅世,一種是火焰滅世。

有關前者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詳,那是因為此類教派獲得了最終的勝利,讓上帝洪水滅世、創造諾亞方舟的故事廣為流傳。

但在同一時期,遵從上帝將會降下大火、燒毀一切的教派也大行其道,兩方爭鬥不休。

而當時清教徒統治的英國,把一切類似教派都打成了邪教,其中也包括秩序教團。

席勒猜測,或許是因為在英國本土秩序教團被打壓得太厲害,他們才不得不派出巴卡爾這樣的牧師去開拓新大陸、傳播他們的信仰。

不過從表麵上看,他們的這種開拓行為沒有成功。反而是愛爾蘭人信奉的天主教成了哥譚的主要教派。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打敗了清教徒。

席勒在閱讀原著漫畫的時候,以為秩序教團會是最大的反派。可惜漫畫編輯並未對這一組織進行深入刻畫,前麵雖然埋了很多伏筆,但後麵草草結束,實在看不出什麼端倪。

也正因如此,讓席勒提高了警惕。當年的秩序教團真的沒贏嗎?或者說他們隻是換了個方式統治這裡?

席勒從桌前站了起來,走到了另一張書案前。那裡擺放著一張哥譚地形圖。哥譚是一個三麵環海的半島,在地形圖當中最為矚目的就是通往大海的哥譚河。

席勒凝視地圖半晌,最終把一枚紅色的圖釘釘在了哥譚河上遊的哥譚水庫上。

席勒的雙手撐在桌前,仔細觀察著地形圖上水脈的走向。其實也不需要特彆專業的知識,便能夠看出哥譚河的河道被人為修改過。

哥譚河的上遊是一片穀地,溪水從山間流出,逐漸彙集各方水脈,形成河流。

但是穀地的角度與現在哥譚河的角度有些不一樣。如果沒有人為乾涉,上遊的河流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席勒又用筆在河流改造的地方畫上了一個標誌,而地圖上顯示那裡是哥譚的舊水壩。

在哥譚的曆史當中,哥譚領主埃蒙德·韋恩為哥譚所作出的幾大傑出貢獻裡,最著名的就是率領工人建造哥譚水壩、治理水患、恢複哥譚河通航的工程。

但閱讀過漫畫的席勒知道,河流改造工程並不隻是為了疏通航線,更多的是為了掩蓋哥譚村的舊址。

如今哥譚水庫的水底,應該有著最早的哥譚村落的遺址。埃蒙德特意將河流改道到了這裡,為的就是讓水庫淹沒遺址,掩蓋早期的曆史真相。

這其實是席勒看漫畫的時候最為不解的地方。他看不出埃蒙德這麼做的用意是什麼。

哥譚還是個村子的時候,是阿卡姆將軍在統治著這裡。他們打敗了阿卡姆將軍,肅清了海盜和走私犯,成功將這裡建成了城市。

要說是想要抹去阿卡姆將軍統治的痕跡,乾脆直接把村莊推平,重新建立起城市建築就可以,那絕對留不下任何痕跡。

可偏偏,埃蒙德保留了村莊的遺址,隻是用水把遺址給蓋住了,反倒有幾分欲蓋彌彰的意思。

這不由得讓席勒聯想起了宗教因素。

原著當中巴卡爾信奉的秩序教團崇尚火焰,但卻並沒有提到埃蒙德·韋恩信仰什麼。

他出身英國的韋恩家族,而那個年代的英國被清教徒所統治。有沒有一種可能,埃蒙德·韋恩其實是個清教徒?


最新小说: 合約結束他離開,前妻帶娃悔斷腸 EVA:從迪迦歸來的碇真嗣 一年一個遊戲入侵全球 提燈女神 中獎被害,複活後,我人間無敵 1962:饑荒年,我可以每天穿回現代 重生之我不為妾 七零隨軍:嬌嬌知青帶著空間暴富 讓你當反派,你把女主都拿下了? 鬥羅:供奉殿神女她過分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