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家要投資,那就繼續投資吧!這就是唯一的辦法。”大嫂匡雨柔表示。
“大嫂,你不是開玩笑吧。”夏浩洋無法理解大嫂的思路。
“大到一個國家,小到一家公司,或者一個家庭;最怕的是朝令夕改,模棱兩可,大家沒有主心骨,前後顧慮,進又不敢,退又不去,最終原地踏步。哪怕是一項錯誤的方針跟策略,但大家上下齊心,齊頭並進,把他做到極致,反而沒有這麼糟。”
大嫂的話讓身邊不語的虞召龍點了點頭,兩人都是集團公司的決策者,彼此之間能夠理解對方的意圖,而夏浩洋則不太明白這些,出言反駁道:“如果是錯誤的方針跟政策,還努力去執行,這不是典型的南轅北轍或者刻舟求劍?”
“明明劍不是在這條路上丟失,你讓整個公司的人都在這條道路上翻天覆地的尋找,不但找不到丟失的劍,還耽誤了更多的時間跟精力,與其這樣那還不如什麼都不做,漢朝初期,百廢俱興,文景二帝就是因為什麼都不做,一切延續之前劉邦時代建立的政策才能讓國家休養生息。”
“所以什麼都不做應該比在一條道上走到黑要強吧。”夏浩洋提出了不同意見,甚至以曆史為證。
“老三的曆史知識學的不錯,這叫蕭規曹隨對吧。但真正治理國家或者治理一家企業並不是這樣的想當然。唉,誰敢保證自己下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個主意都是正確的呢?如果每一項操作決議都要質疑,每一項政策都要反複討論可行性或者是否有利,那麼你會發現一事無成,什麼都做不下去!”
“你喜歡舉例,我也給你舉個例子:歐羅巴的德意誌,如果你要在當地建立一家工廠,今天會有環境保護組織反對,明天會有動物保護組織反對,後天還會有當地百姓對改變他們生活的反對;這樣你的工廠三五年下來都無法建成,這是真實案例,你可以去參考特斯拉公司為什麼在考察五年之後放棄在德意誌建廠但轉頭在我國申城,三個月時間就工廠初建規模。”
“在一些貧窮落後的國家,他們自以為民主,修一條鐵路,不是這個組織出來反對,就是那個機構出來抗議;據我了解,上世紀七十年代本就打算在如今的南亞婆羅多小國修一條鐵路改變當地人出行,但如今五十年過去了,鐵路依舊無法修建,因為抗議者源源不絕。”
“而你看看我們國家?整修一座交通非常繁忙的立交橋,一個晚上的時間從開始到結束,第二天就能正常通車;國家很多政策都是嚴格執行,一脈相承,都是非常高效有序。”
“在這裡,或許你不知道,曾經打算在長江修大型水壩,也被各種科學家、生物學家、環境學家反複論證,可以說是各有利弊大家誰都說服不了誰,直到現在依舊有科學家或者學者認為這是錯的,但實際呢?國家力排眾議直接進行,不敢說一定沒有壞的方麵,但直接做了,不也挺好?”
“老三,我們都是普通人,誰也不敢說能保證自己的方針跟政策一定正確,但上下齊心,努力去做到最好,真的比什麼都不做要強,你什麼都不做那就無法改變現狀,而很多機會都是在改變的環境下出現的,你懂了麼?”
匡雨柔說話總是輕輕柔柔,麵帶微笑,並不會因為夏浩洋的不認可而生氣,但也是器重夏家的這位三少爺,所以淳淳教導,讓夏浩洋看待問題的視角提高到一個真正的企業家決策者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