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台。
四個小沙彌,每人拿著兩個蒲團,分成兩組擺放在般若台上。
其中一組隻有一個,另外一組卻有七個。
那單成一組的蒲團靠近登上般若台的階梯,而另外一組的七個則遠離階梯,明顯分成了兩個陣營。
那七個蒲團也並非排成一排,而排成了兩排,前二後五,座次分明。
擺放好蒲團之後,四個小沙彌相互對視一眼,確定沒有紕漏之後,沒有絲毫猶豫,徑直走下般若台。
不一會,枯榮大師一行人來到般若台,沿階而上,登頂般若台。
走過那孤零零的蒲團之後,枯榮大師與魏武一左一右,盤膝坐到前方的兩個蒲團之上。
本觀、本相、本參、段正明走到第二排蒲團前,空出左首第一個蒲團,然後從左至右依次盤膝坐下。
段譽這次倒是沒犯渾,沒有坐到左首第一個蒲團之上,而是站在了段正明身後。
經過魏武的提點,進步還是很明顯的。
繼子也是兒子,該教也得教。
眾人坐下之後,誰都沒有說話,靜心等待大輪明王鳩摩智的到來。
段譽就像是孫悟空附體一般,一會兒動動手,一會兒動動腳,好像渾身都是都是虱子。
好在沒等多久,就聽見一串腳步聲傳來。
般若台下,本因的聲音響起。
“明王法駕,請登臨般若台。”
“方丈請。”
一道彬彬有禮,溫和謙遜的聲音響起。
回話之人就是吐蕃國師,大雪山大輪寺主持,有大輪明王之稱的鳩摩智摩智。
鳩摩智信中咄咄逼人,透著一股蠻橫無禮,但聽聲音卻絲毫聽不出強橫霸道的感覺。
人和豬果然是有差彆的。
豬一直是豬,而人有時候卻不是人。
豬隻有一麵,而人有千麵萬麵,所以說人心難測。
也不能片麵的用好人和壞人,去形容一個人。
當然隻要與魏武作對的,都是壞人。
這點必須明確!
十幾個踏上台階的腳步聲響起,很快本因與鳩摩智等人的影便出現在般若台頂。
隻見鳩摩智年紀約莫五十歲上下,身穿明黃色僧袍,布衣芒鞋,神采飛揚,臉上隱隱有一層毫光流動,熠熠生輝。
最引人注目的當屬那雙眼睛,深邃清澈,透著無儘智慧,好似經曆了無儘滄桑,看透了世間一切。
這賣相,這氣質,什麼話都不用說,往那一站,就是得道高僧!
隊長,彆開槍!
嗬嗬,是我!
哎,是我!
這鼻子,這眼睛,這腦袋瓜子,那幾千年才出一個呀!
像這形象,小偷小摸啊、不法商販啊、地痞流氓啊,不用演,往那兒一戳,就行了。
幾千年就出這麼個東西!
都是有天賦的!
鳩摩智身體微躬,雙手合十,和聲道:“吐蕃國晚輩鳩摩智拜見前輩大師。”
“明王有禮。”
枯榮大師雙手合十還禮,輕聲道:“明王請坐。”
“多謝前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