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早飯,吳三兒沒事兒就翻著書架上的書,閒來無事,泡茶看書,是吳三兒的消遣。
一個電話打過來,吳三兒覺得有必要再去暢的家一趟。
原來,北京勘測隊的人跟暢說:“零件3個月也不一定能到,因為運輸零件的船上有違禁品,所有的物資都被扣押在海關。”
吳三兒把家裡的事交代好,一個人去了暢的家。
現在乾宇正準備辦理離職手續,因為從部隊退伍回來,他被安排在教育局,當了個副局長,幾乎每天都學習,每天都要大會小會的開,沒完沒了,他覺得很是浪費時間,不如去種蘑菇。
吳三兒到了暢的家裡,了解了工地的相關情況,現在麵臨的問題是,咱們的取芯不夠,北京方麵不可能給我們辦理開礦的手續,吳三兒問:“咱們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難道做不出來那個小零件?還需要到國外去進口嗎?”北京勘測隊的人跟他說:“自己開發需要時間,需要成本,而且這個技術即使開發出來了,那麼有這些時間與精力及金錢,還不如從國外進口礦石呢,所以我們國家在某些方麵是進口的。”北京勘測隊的人說,他們已經申請再調一台機器來,但是,機器到現場也得3個月,現在全部在野外勘測作業。
吳三兒犯了愁,他知道,有些技術是不需要投入巨大精力去研究的,比如,圓珠筆筆尖的那個滾珠,非常小,咱們是可以從國外進口的,但是花銷大量的精力去自己研製就顯得不是那麼值當。吳三兒來到工地,他又接了暢一個電話,是省裡裡的消息,說如果不能早日開發,那麼就要收回這塊地,所以他更愁了。本來一切都已經有了眉目,有了方向,現在突然停滯不前,有種肉在嘴邊卻張不開嘴的感覺。
黃美人說:“我不知道你們的什麼零件,但是如果可能的話,那麼讓“金子”試試唄,看看他是不是有什麼辦法?”
吳三兒說:“我也不知道啊,誰知道那個零件長什麼樣,如果類似於電子板之類的,那麼他肯定白費。”
“金子”在這時說:“讓我看看,沒準我能幫上忙。”
吳三兒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跟北京勘測隊的人提出來要看看零件,吳三兒看了看說,這不就是塊金屬疙瘩嗎?
這個零件雖然不是什麼特殊的材料,但是他是很精密的,簡單點兒說,比如一塊立方體的金屬,它從一整塊的金屬上切割出來,再放回切割處,幾乎能夠達到嚴絲合縫。但是現在國內的技術達不到這樣的精密。吳三兒看著那個零件,問“金子”,能不能做,“金子”說:“我能做,但是咱們做呢,我需要上你的身,現在你的氣場很強,我根本上不去。”
吳三兒想了想,對“金子”說:“你教我唄,我對弄這些金屬玩意兒也挺感興趣。”
黃美人說:“你可以在子時,將身上的氣全部運到腳底,這樣你身上的氣場就弱,而過了子時,鬼魂的能力變強,讓“金子”上你的身,然後讓他不斷的在腦海裡重複如何鍛造,這樣的話,沒準他走的時候,你能夠記的一二,如此反複,五到七次,你也就能記的差不多了。因為你現在練氣非常有效果,你的頭腦很清澈,是不是不像以前那樣,很渾濁,總是有亂七八糟的想法冒出來了?”
“你還彆說,以前我跟人談事的時候,比如他說汽車,我就會聯想到驅動方式啊,車漆顏色啊等等相關的事,但是彆人真正想說的那個觀點,有時候我卻沒怎麼聽清,就像小孩子上課溜號一樣,但是現在不一樣了,誰跟我說什麼事,我幾乎一遍就能記住,並且能夠抓住重點。”吳三兒道。
就這樣,吳三兒半夜子時運氣,“金子”上身後就在腦子裡不斷的回想自己是如何鍛造每一個精美的首飾,以及不斷的回想自己是如何配置合金的,三天過去了,五天過去了,七天過去了。第八天,吳三兒跟暢上街買了很多鍛造需要的材料。
第九天,他就在勘測的現場,找了一個空房子,在裡麵研究了起來。
最開始他隻是拿著那個損壞的零件進行觀看,然後呢,讓北京勘測隊的人畫了一個圖,這個圖從多個角度反應出這個零件尺寸,吳三兒用一上午的時間將這些尺寸對照舊的零件進行了多方位的測量。吳三兒用鑄模法,製作了一個模具,然後澆築了鐵的零件,等零件澆築完後,吳三兒將這個零件打磨掉多餘的部分,拿起來跟原有損壞的零件進行對比,先不說自己做的零件尺寸是否合格,就原零件的平滑度,自己製作出的零件就比不了,“金子”告訴過他,以前的打磨是用非常細的金剛砂和水,不停的揉搓,全靠自己的手進行感覺,這個就需要製作者多年的經驗。吳三犯了難,自己才學了不到一個星期,怎麼才能和多年經驗的老師傅比呢,“金子”又提出了一個問題,現在那個零件是合金的,因為單一的金屬,根本滿足不了在使用過程互相拉扯及振動帶來的傷害,所以,找到都是什麼材料混成合金,才是第一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吳三兒白天的時候,就找些現代鍛造工藝的相關視頻進行學習,而“金子”也在一旁不斷的學習,還跟吳三兒講:“雖然現代工藝發展迅速,可是萬變不離其宗。”
吳三兒恨不得將市麵上能買到的金屬都買來,一一進行對比,最後實在是沒辦法,在半夜又讓“金子”上了身,“金子”也是將那個零件在手裡“把玩”了將近一個多時辰,才從十幾種金屬中選出了四種,然後又按照現代工藝,加入了其他的輔助材料,因為現代的條件要比以前好太多,鍛造的溫度是比古代更容易達到要求的,最後,經過三天,吳三才弄出一個合金的金屬塊,下一步就是再製作模型,再一次的鑄模,吳三兒這次製作鑄模的時候就已經將模內尺寸進行了還原,他想著的是,儘量少進行打磨,避免材料因打磨造成尺寸的不合格。
熬了幾個晚上,終於開始要熔鑄了,暢早就在外圍開始等候,他買了很精密的砂紙,有的砂紙甚至磨在臉上就像用A4紙摩擦一樣,絲毫沒什麼感覺。當吳三兒一句“成了”,暢拿著各種型號的砂紙進來了,淬火用的油,而且是幾種油混合在一起的混合油,而不是用的水,零件拿出來的時候,北京勘測隊的人說,感覺不用打磨好像就能夠直接使用似的,要不咱們裝上去,看看,對付用用,先采出幾個芯送去檢測,然後再說。暢也是這個意思,吳三兒問勘測隊的人:“如果這個零件用上去了,那麼最後不但沒辦法取芯,還把機器弄壞了,那怎麼辦?”誰都不說話了。
吳三兒在大學時學的是建築工程,技術上雖然說不是十分精通,但是搞技術的人有時候都有那麼一點軸。他覺得,既然費了這麼多時間的勁,那就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做,尤其不能偷工減料,每一步該有的工序一定不能少,至少在出問題的時候,不能因為是自己的疏忽而導致事故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