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自問世以來,在戰爭中始終扮演著重要角色。無論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大規模應用,還是冷戰及隨後的局部衝突,火炮都起到了關鍵作用。即便在信息化戰爭時代,各種高科技武器層出不窮。在現世的東歐戰場上,火炮仍是前線步兵所依賴的重要火力支援。
無人機與火炮相互配合,使火炮射擊更加精確。儘管東歐戰場上投彈型無人機和穿越機表現出色,但火炮在戰場上仍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力。
到了末世這邊,雖然無人機,機器人和各種能量武器得到廣泛應用,動力盔甲的出現也讓士兵能攜帶更多武器,如微型導彈和製導手雷,擁有更高的單兵破壞力,但火炮並未從軍隊中消失。相反,火炮正向更精密、輕便、快速移動和更大威力的方向發展。
之前在末世的時間線上,曾經有一段時間火炮完全淡出了軍隊的裝備序列,因為他們有著強大的的空中支援體係。畢竟,近地軌道上就有遊弋的太空星艦,可以隨時呼叫空軍軌道火炮打擊。
不過火炮的設計和製造技藝卻被保留了下來,並在隨後的三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為在某些時候,近地軌道的製空權並不總是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時擁有支援能力的火炮就顯得尤為重要。
地火240智能火炮是戰前明帝國陸軍的主要野戰火炮,黃山基地裡自然也有這種火炮的完整生產線。它的口徑達到240毫米,采用最新的能量聚焦技術,能發射超級爆彈和等離子高爆彈。這種炮的穿透力和破壞力極強,能輕鬆摧毀重型裝甲和強化防禦工事,裝備特種炮彈後,對身穿動力盔甲的重步兵也有很大殺傷力。
這種火炮采用模塊化設計理念,每個模塊都可以獨立裝填、瞄準和發射。自動化射擊係統使火炮能根據戰場需求快速調整火力輸出,實現多炮同時射擊或單一炮精準打擊。它還配備自動裝彈係統,利用機械臂和智能識彆技術自動從彈藥庫中選取合適的炮彈,並裝填入炮膛。通過快速裝填和預裝彈藥,可以實現爆發射擊,最高射速每分鐘60發。這一過程無需人工乾預,大大提高了射擊頻率和作戰效率。
這種火炮的最大優點是便於移動和搬運,采用六輪式底盤加四足機械足的行動方式。戰鬥全重僅24噸,隻需兩台大型蜂兵無人機就能吊運,能夠快速部署在末世的崎嶇地形上。
馮俊得到黃山基地後,立即重啟了這種火炮的生產線。在流水線的量產下,一個月內共生產了五千門火山240智能火炮。這批火炮被分批部署在五個軍團中,用於執行這次行動中的抑屍煙霧發射任務。
大批含有抑屍煙霧的炮彈已經製造出來,並由運輸機運送到各個兵團。雖然勤奮級驅逐艦已完成改造並形成戰鬥力,但馮俊還是選擇用炮擊方式投放煙霧彈,因為這種方式最經濟、最穩妥。
--------------------------------------------
內部的生物掃描很快完成,新上青市中再次發現五名被蚰蜒頭寄生的人類。這些人都是普通士兵和平民,還有一名來自賞金獵人公會的進化者。他們都被秘密逮捕並處決,因為一旦寄生,他們就相當於死去了,即使去除寄生在體內的蚰蜒頭,他們的腦神經也會被殺死。
所有戰前準備工作很快完成,四個軍團的主力部隊已進入預定位置,連馮俊的親衛軍團也離開平時駐地,來到岩青工業園附近待命。
之前準備的預備役士兵也被動員起來,組成新的第五軍團,人數約四萬人。指揮官都是從前幾名軍團的軍官和老兵中提拔的。由於沒有合適的軍團司令,這個軍團暫時由馮俊親自指揮,負責後方保衛和後勤工作。
馮俊離開避難所,直接來到勤奮級驅逐艦的艦橋指揮室。這裡已完全修複,原指揮係統也修好了。最重要的是,這裡有戰前明軍的艦橋指揮係統,能支持十萬人的地麵指揮作戰。
他看著麵前巨大的舊上青市虛擬地圖,上麵清晰標注了馮俊的所有兵力分布、機器人軍團狀態和補給線情況。
舊上青市中的喪屍規模也大致標出,喪屍數量用顏色區分。紅色區域表示數量較少,每平方米4-5隻喪屍;顏色稍深的地方是6-8隻。在核彈坑附近的顏色直接變成了黑色,這裡的喪屍數量達到每平方米10-20隻,幾乎像蛆蟲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