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區的特級避難所背靠杭州灣,內置多台“氕氘氚”核聚變發電機與人造澱粉生產機器,如果有充足的“催化劑”,理論上它可以源源不斷地生產糧食。
避難所的設計容量可供超200萬人避難。
這200萬人涵蓋了各行各業,各個年齡段,從販夫走卒到達官貴人,從老人到嬰幼兒應有儘有。可以說,滬杭經濟特區內的大部分行政人員都被安置在了杭區的特級避難所裡。
而蘇區,分到的是“科技”,太湖的底下建造了一個全智能化的生態係統,由伏羲·伊始(超級計算機)所搭載的超人工智能為主導,控製整個生態係統運作。
生態係統內大多數都是機器、機器人、智能自動化模塊,隻供養極少數人在其中生活。
原本設立三個中心城的出發點是相輔相成,這樣分配的目的也是為了防止一家做大,逼著三個城市之間建立聯係,互相合作。
滬區有軍備但沒有足夠的人口去使用,杭區有足夠的人口但沒有軍備,蘇區有最好的生產技術但沒有原料。隻需要三個城市在核戰後互相合作,穩住一個地區在戰後快速救災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這就是中央下達給地方的指令,中央把控全場,地方在自己管轄的區域內完善細枝末節,實現戰後的自救、自管、自建。
不過,由於一些特殊的原因,目前三個中心城直到現在都沒有正式地展開合作和聯絡。
具體緣由,何海不知道,他也沒必要去知道什麼緣由,他隻需要知道現在結果就是這麼個結果就行了,根據現有的結果去執行最優的行動方案才是最正確的事。
看到這裡,何海突然又注意到了一個關鍵的信息,除了“核戰避難區塊”的中心城與衛星城之外,火種計劃還有規劃一種特殊的避難所。
——孤星城。
所謂孤星城,顧名思義,就是不屬於“核戰避難區塊”管轄範圍內的特彆避難所。它擁有一定的政策傾斜,比之一般的一級避難所要多,比之特級避難所又要少一些。
中心城無權乾涉孤星城的任何事情,理論上來說,孤星城的直屬上級隻有中央,隻有中央才有權限插手孤星城的事情。
在這份文件所指出的所有孤星城中,比較讓何海熟悉的,就是271所在的087基地,那兒就是一個“孤星城”避難所。
其次,就是最近一直都在偵查的那個生物實驗室,它也同樣是一個孤星城。
除此之外,何海還看到,在杭區,甚至是滬區還有好幾個孤星城避難所,杭區的他倒是沒什麼感覺好奇怪的,畢竟那麼大個城市,有幾個額外的避難所也沒什麼稀奇的。
主要是滬區的孤星城讓他微微有些吃驚,沒想到已經被他們差不多用掘地三尺的方式搜了個上上下下的滬區竟然還有“漏網之魚”。
不過這倒也似乎在情理之中,因為那兩個孤星城的位置確確實實是有點稍微的“偏僻”了些。(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