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法律,所有的基因實驗都不可用於人的自身,任何基因實驗都需要立項前、立項、倫理、遺傳辦、合同、中心啟動、臨床觀察等流程。
而且一般一項基因研究成果麵世之前需要經過安全性評價實驗、生物等效性實驗。
不過,在漕湖濕地生物實驗室,這些卻都省略了,在生物上實驗進行成功後,他們就會立即展開在人的身上進行的臨床試驗。
一開始這遭到了大多數人的反對,可最終因為現實環境的問題,研究人員們最終意識到,核戰後的世界將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得越來越不適宜人類的生存。
核戰後,輻射會先在地表停留,接著隨著季風洋流、水循環、地質運動,那些需要幾百年才能徹底衰敗的輻射元素將會全方麵的影響人類的生存。
土地種出來的糧食將會攜帶大量重金屬和輻射,河流充滿了輻射能量,假以時日,地下水資源也會受到影響。
屆時,人類隻能麵臨兩個選擇,一是離開故土,二是讓自身適應環境。
自然選擇的演化通常需要上百萬年的曆程,真到了通過自然選擇適應環境的時候,華夏還存不存在都是一個問題,所以每個人都默認了選擇進行基因改造實驗來讓人適應核戰後輻射遍地的環境。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為了推進實驗進度,包括首席科學家-閆樅在內,無數的科研人員、軍人都主動報名成為臨床實驗誌願者。
在這些誌願者當中,閆樅算是比較幸運的那一個,他實驗的樣品僅僅隻是影響了他的膚色,並沒有影響他的個人心智等方麵。
而其他人可就沒有這麼幸運了,許多人都成為了沒有理智的怪物,即便是保存稍有理智的人,也變得性情暴虐,富有攻擊性。
可能有人會問,這一切都值得嗎?在以閆樅為代表的一眾科研人員看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儘管實驗困難重重,但總體的方向是沒有問題的,雖然從某些方麵來看,截止至今所有的實驗都是失敗的,但至少有一點是成功的。
——所有的臨床實驗誌願者都擁有了一定的抗輻射能力!
不僅如此,他們在動植物的研究上更是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比如說實驗室外圍的那些真菌,它們就是抗輻射的基因改造工程成果之一。
這些真菌可以自由地吸收土壤中所含的核輻射進行繁衍,通過地底的菌絲和孢子,它們的繁殖速度也遠超從前。
最終,大多數的輻射元素將會被這些真菌結成蘑菇(真菌子實體)保留在地表,屆時,隻需要將蘑菇定期處理就能清理掉地表殘留的大量核輻射。
不過唯一的缺點就是這些真菌所產生的孢子會對人類的精神產生一定影響,當然,相對於可怕的核輻射,這個缺點還是比較能讓人接受的。
喜歡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