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出結論的過程其實不算特彆複雜,林主要費腦子的還是研究要怎麼樣編排實驗的過程。
不過實驗的過程倒也不算特彆複雜。
不過要解釋的話,還得從林最開始的想法開始,眾所周知,做實驗的第一步一定是建立一個假設!
而林的假設很簡單。那就是,她認為,係統的模擬世界中的【未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觀測者觀測到的信息。
打個比方就是,林和係統在觀測一個模擬世界,然後,這個模擬世界中會發生什麼,就取決於林和係統的觀測。
為了證明(或者證偽)這一點,林做了第一個實驗,也即,她首先命令係統製造了一個模擬世界,隨後在紙上簡單的描摹了一些信息。
係統的模擬世界已經製造完成,理論上,此時的模擬世界已經是一個固定的環境了。按理來說,雖然有極小的可能,林在紙上寫出來的環境會和模擬世界的環境達成一致——但那種可能性畢竟太小。
就算發生,也不會一直發生。
但是,事實是,林連續重複了多次實驗,每一次,她在紙上描繪出的環境,都會有一部分反映到了係統已經建造完成的模擬世界中。
由此,林確認了第一個結論。
隨後,她再次進行了第二次實驗。
第二輪實驗和第一輪實驗的方式相同,不過順序顛倒了一下。
她首先告知了係統一個環境,然後讓它‘不要’按照自己描述的環境進行模擬世界的搭建,依然保持完全隨機的模式,讓模擬世界隨機生成環境。
而後,係統在接下來的搭建模擬世界的過程中,便出現了一些有趣的現象。
整體來講,在這一輪實驗中,大部分模擬世界分成了兩類。
一類模擬世界和和林描述的環境有一定的相同,而另一類模擬世界則和林描述的環境有一定的——相反。
‘感覺……就像一個小孩子,你告訴他要怎麼怎麼做,他有時候會聽你的話,照做,但也有的時候,他會做出完全相反的行為。’林心想著。
“唔……(感覺這麼比喻不太恰當。)”搖了搖頭,林打算繼續進行下一部分的實驗。
“係統,重新生成一個模擬世界。這一次,我要你搭建一個草原的環境,目力所及的範圍內,沒有任何除了草以外的東西。”
“模擬世界正在生成中。”
係統開始生成模擬世界,林隨後開始在紙上寫下了另一段話【一個瓶子。一個火元素精靈:長相:小火苗一樣的存在,有發亮的雙眼。水藍色的塗繪,戰鬥的場景……。】
從開始實驗到現在,係統已經生成了至少數十個模擬世界了。
按照協議的話,每生成一個模擬世界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放置點,但考慮到林現在讓係統生成的這些模擬世界後麵都被銷毀了。加上林的目的也不是用這些模擬世界來生產放置點——所以係統也就把製造這些模擬世界的消耗都攔在自己身上了。
全新的模擬世界很快地製造完畢,隨後,係統寫入了一段信息。
一邊寫入,協議一邊猜測林想做的事。
“尊敬的宿主,模擬世界信息已寫入完成。”寫入信息的過程已經完成,係統通知林可以進入模擬世界。
林點了點頭,隨後準備進入。
過程沒什麼好說的。
進入模擬世界之後,林向係統說道:“係統,稍微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