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城裡流傳著一首歌曲。
這首歌用的是江城子的詞牌,填詞的平仄字數卻和《江城子》的規則有所出入,曲調也和《江城子》完全不同。
它不似戲曲那般咿咿呀呀,也不似詞曲那般悱惻綿長,而是節奏快速,鏗鏘昂揚,讓人一聽就忍不住為之振奮,充滿力量。
這首歌唱的是一對姐弟征戰沙場的故事。
故事開始時就是戰亂年代,好在這對姐弟的家庭情況尚還富裕,也算穩定。這段時間,姐姐在家學習琴棋書畫,弟弟每日習武練功,日子過得十分愜意。
後來,戰事吃緊,年幼的弟弟被拉去充軍,一去就是十年。
曲子到這裡變得沉重,弟弟在沙場上並非那麼如意,彈奏曲子的琵琶如同被沉入冰冷的水底,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
這十年裡,姐姐放下琴棋書畫,放下最愛的琵琶,終日舞劍,隻為有朝一日,能把弟弟替回。
十年之後,弟弟的死訊終於傳到姐姐的耳朵裡,姐姐再也按捺不住,紅裝換武裝,上馬殺敵。
這裡正是這首曲子的**部分。
鐵騎、刀槍、錚錚的琵琶聲中似乎夾雜著刀光劍影叮嚀作響,恨意中燒,姐姐在血與火之中手執長槍,取下敵將首級。
**部分過後是曲子的收尾,姐姐回鄉的那晚,夢到了弟弟和她一同回來。
戰事停歇,百廢待興,她坐在梧桐樹下彈琵琶,弟弟的劍影斬開落下的梧桐樹葉,像十年前一樣,輕輕喚了她一聲“姐姐”。
最後一段的音樂一開始時那段一模一樣,隻是笛聲換成了蕭聲,聽起來少了幾分瀟灑,多了幾分哀思。
這首曲子詞好記,曲明快,講的故事也正是家人因戰爭天人相隔。對於剛剛經曆過一場戰爭的大梁來說,這首曲子正是一個宣泄情緒的好口子。
有人聽著笑,有人聽著哭,這首歌像瘟疫一樣迅速席卷整個京城。
可惜過路的狗不會說話,不然它們也會跟著哼兩句。
大梁皇宮,一大早,君珩就發現了一個怪事。
這宮裡的太監宮女,甚至上朝的文武百官,一個個的怎麼都哼起小曲兒來了?
偏偏還因為他皇上的身份,這些人在看到他的那一刻開始就不哼了,害得他一點有用的東西都沒聽見。
“高德正。”
禦書房本就安靜,即使太監的聲音已經很小,但還是被君珩敏銳地捕捉到了。
高德正被叫住,還以為是自己犯下了什麼大錯,剛想跪下來請罪,卻聽見君珩神秘兮兮地問他,“唱的什麼?”
“皇上是在問奴婢之前唱的?”高德正鬆了一口氣,“這個是昨天剛在民間流行起來的歌,叫什麼《江城子》,彆說,這還怪上口哩,奴婢一聽就會了。”
以往,這種傳播速度快,傳播範圍廣的歌都是有心人在推波助瀾,歌詞裡多多少少會有推翻皇位的明喻或暗喻。
這次,這首曲子不僅在君珩的眼皮子底下傳進了皇宮,甚至高德正還敢在他麵前唱,君珩的臉都黑了。
“高德正,你把那首曲兒給孤唱一遍。”君珩命令到。
皇上說的話哪有不從的道理,高德正應一聲,擺開架勢就開始唱了起來。
縱使他太監尖細的嗓音把這首歌唱的稀裡嘩啦,但是漂亮的詞,慷慨的調還是引起了君珩的注意。
和君珩想的不一樣,這首歌裡沒有什麼謀權篡位的陰謀,它有的僅僅是女兒家上陣殺敵的決心,以及家人不複相見的哀涼。
不知怎麼,這首歌讓君珩想起來一個已故的姑娘。
“這是誰做的曲子,讓他來見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