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先被陳勝派遣西進宋留之軍,本來已經攻占南陽郡,聞說陳勝已死,惶恐撤出,南陽郡又被秦軍奪回。
宋留於是回師向東,到至新蔡,向秦軍投降。
章邯不敢擅自處置,命將宋留押送鹹陽,交付皇帝。秦二世詔命,將宋留車裂處死。
秦軍連連得勝,又發左右校尉來攻陳都。呂臣不敵敗走,收拾殘部準備再起。乃與鄱陽大盜當陽君黥布聯合,反擊秦軍,大破左右校尉於青陂,再次將陳縣納入楚軍控製。
此時章邯已得各地秦軍精銳來援,乃逐步替換原來刑徒奴隸,戰力大增。遂在奪得南陽郡之後,稍作休整,便率主力北上,進攻陳縣。
呂臣與英布招架不住,隻好引眾撤退,前往江東,投奔項梁。
鏡頭閃回。項梁於下邳觀看始皇巡遊,與張良有過一次謀麵,交談數語而去。
此後因事紛爭,在故鄉殺人。由是立腳不住,便與侄兒項羽避仇,前至吳中。
楚國項氏在吳中威信頗高,賢士大夫皆出其下,今聞項梁來此,皆爭相投附,與其叔侄交往。項梁便利用此種條件,暗中招兵買馬,訓練子弟,欲圖複國報仇。
轉眼九年已過,陳勝與吳廣起於大澤鄉,旬月間遍地烽火,天下皆反。
項梁暗喜,以為時機已至,乃與侄兒商議起兵。
此時項籍二十四歲,長成一條凜然大漢,身高過丈,力能舉鼎,兼且武藝絕倫,天下無對。每臨戰陣,身胯烏騅寶馬,手持點鋼長戟,衝鋒陷陣如入無人之境,萬人難敵。
項籍聞說叔父起兵反秦,不由大喜:侄兒等候此日久矣!聚兵反秦,須有城池為基,方能為之。不如先奪會稽以為根本,招集江東子弟並三吳豪傑,方可成其大事。
項梁撫掌大笑:我侄不複當年一勇之夫矣。能發此言,真乃善之善者,正合我意!
話猶了未,門上忽報:會稽郡守殷通相請,說有要事相商。
項梁與項籍相視而喜:大事成矣!
由是便隨來使,到至郡守衙門。殷通聞說項氏叔侄來到,親自迎至門首,延請入室,敘禮獻茶。茶罷擱盞,項梁問道:未知郡守呼喚,是為何事
殷通答道:自陳王起事,江西之地全反,此天欲滅秦之際也。我聞凡行大事,先發者製人,後發者製於人。本郡打算起兵反秦,請與桓楚統領軍隊,不知公意如何
項梁:桓楚乃是故楚名將,不知生死,今其何在
殷通:聞說逃亡草澤之中,未知所在。但若聞公在,自是一招便至。
項梁:敬諾。桓楚逃亡,人都不知其去處,隻有我侄項羽知之。
說罷,將侄兒項羽喚過身前,對其連眨雙目三次,遞以暗號,命其上前參見郡守。
殷通見項羽少年威勢,不由暗暗稱奇,便命近前說話。
項羽依令上前,距郡守一步之遙,躬身施禮。
項梁忽然大喝:侄兒何不動手!
項羽聞聲拔劍,隻揮手之間,一下斬落郡守殷通頭顱。
項梁手提郡守首級,複掛郡守官印,與侄兒來至衙外。
郡守部下大驚,一片混亂。有人鼓勇上前喝道:彼止二人,我等何不為主公報仇!
眾人聞言,執兵上前。項羽大喝一聲,舉劍衝上,猶如虎入狼群。足不旋踵,連殺一百來人。眾人見項羽如此英勇,有如天神降世,皆都麵無人色,棄兵趴倒在地,不敢仰視。
項梁安慰眾人:秦王無道,天下皆反。郡守不義,欲殺我叔侄向朝廷請功,我故殺之,應天順民。今複故國時機至矣,公等何不隨我擇一宗室奉之,以推翻暴秦
眾人皆道:願聽將軍之命!
項梁遂召豪強官吏,說明反秦複國道理,又派人去接收吳中郡屬各縣壯勇,共得精兵八千人。又部署郡中豪傑,分做校尉、侯、司馬等職。
安排已罷,其中一人因見不錄己職,上前自請:我乃郡中舊吏,項公因何不用
項梁說道:昔日郡守曾命你治理喪事,子且不能勝任,還能乾成何事故今不用。
眾人聽罷,皆都欽服。
於是項梁自為會稽郡守,命項羽為副將,帶兵巡行下屬各縣。
時有廣陵人召平,因奉陳勝命令攻奪廣陵,多日不能攻陷。因聞陳勝兵敗身亡,章邯即將揮軍渡江,不由大急。忽聞報項梁起兵,已奪占會稽,便假傳陳勝命令給項梁。
茲令:授項梁楚上柱國官職。江東已定,將軍宜火速率軍向西,迎戰章邯秦軍!
項梁未知陳勝已死,於是拜受其職,率領八千子弟渡過長江,往西進發。時聞陳嬰已經攻克東陽,項梁即派使者,要與陳嬰聯合西進。
陳嬰見到項梁來使,聞說聯手西進,不由大喜,乃對部將說道:項氏世代將門,在楚國享有盛名,今欲行大事,將帥非其不可。我等依附名家望族,滅秦必矣!
眾將皆都喜而從之,聲稱願歸項梁統帥。來使自然喜出望外,馳馬返報項梁,於是兩家就此合兵一處,往西征伐。
便在此時,楚王景駒與部將秦嘉駐軍彭城之東,聞說項梁西來,便欲與其為敵。
項梁對諸將道:今張楚王陳勝作戰不利,不知去向。秦嘉背叛張楚王而立景駒,實屬大逆不道!又阻我西去之路,便是助秦為虐。我等如其奈何
項羽:不必商量,擊之可也。
項梁從之,便命項羽為先鋒,進軍攻打彭城。秦嘉不是項羽對手,一戰即潰,大敗而逃。項梁領兵追擊,到胡陵與秦嘉對壘。激戰一日,秦嘉戰死,部眾皆降項梁。
景駒聞報秦嘉敗亡,因手中無兵,不敢支吾,隻得棄城逃跑,終於死在梁地。
項梁由此兼並秦嘉之軍,威勢大壯。
斥侯來報:章邯大軍抵達栗城,已離此不遠。
項梁屢勝而驕,不以為意,便下令道:著命部將朱雞石、餘樊君,前與秦軍交戰!
二將領命,率軍而出。未過半日,敗卒還報:秦將章邯,戰力非凡,且善用兵。隻一仗下來,餘樊君戰死;朱雞石大敗,逃奔胡陵。
項梁大怒,於是率軍北上,進入薛城,並以敗軍之罪,誅殺朱雞石。
正欲整軍出城,再戰章邯,忽然門軍入內來報:報將軍!有沛郡豐邑人劉邦,率百餘名隨從,前來拜見。
項梁:劉邦未曾聽過。但如今正是用人之際,令其入見可也。
門軍應諾,傳令下去。隻聽腳步聲響,劉邦昂然入於中軍帳中,上前與項梁施禮。
項梁見劉邦七尺之軀,一表不俗,於是以禮相待,命令賜坐,和顏悅色相問:將軍是何出身,自何而來
劉邦也不諱言,便將自己來曆一一說之,項梁聞而大喜。
鏡頭閃回,補敘劉邦起兵之事。
秦昭王五十一年,劉邦出生於沛郡豐邑中陽裡。
與此同日,同村盧家亦生一子,取名盧綰。
因是同年同月同日降生,兩家由此非常要好。劉邦與盧綰一起長大,親如兄弟。
劉邦在親生兄弟之中排行為三,故名劉季。隨著年齡漸長,直長得額高飛鬢,相貌威勢非凡。最令人驚奇者,左股又長成七十二顆黑痣,排列便如北鬥七星之狀。
劉季自少時便寬厚仁愛,性格開朗,不拘小節。尤其不喜耕作,因此常被父親訓斥。
劉父:你如此不學無術,長大後如何是了不如二兄善於經營,將來定無出息!
劉邦:老爹,你休隻看眼前,不望長遠。待我置成潑天家業,到時看你怎說。
一邊用言語支吾,一邊趁機跑出門去。隻顧四處浪蕩,到處喝酒交友,每日大話炎炎。
因自幼羨慕魏公子信陵君無忌為人豪爽,且肯虛心下士,便欲投往信陵君門下為客,於是辭彆父母,西行至魏都大梁。不料到了大梁才知,信陵君已死,隻落得空去白來。劉邦猶不死心,忽聞信陵君舊部張耳正在外黃召納門客,乃又至外黃,投到張耳門下。
張耳納之,與劉邦相談大悅,待為上賓。此後不久,二人便即結成知己。
怎奈好景不長,魏國迅被秦國所滅,張耳成為秦廷通緝要犯,門客儘皆散去。劉邦由是失業,回到故鄉沛縣。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沛縣令聞說劉邦好結交四海賓朋,且深得本地百姓信奉,乃推薦其為泗水亭長。
劉邦由此便算進入仕途,並漸與沛縣官吏混得濫熟,在當地小有名氣起來。劉邦不以亭長為賤,且由此頗具遠大誌向。在一次押送服役刑待去鹹陽路上,路過下邳,碰到秦始皇大隊人馬出巡,乃脫口而出:嗟乎,大丈夫當如是也!
時被張良聞之,由是結交數語。
時有單父人呂公,與鄉人結下冤仇,因與沛令交厚,遂遷到沛縣定居。
呂公剛到沛縣,因與縣令關係交厚,於是縣中吏役大都上門拜訪,以套交情。
劉邦聞此,也去呂府湊個熱鬨,要蹭他一頓飽飯,落個醉飽。
當時主持迎賓者,乃是縣中主簿蕭何,在門內院中支個帳桌,向來賓宣布座次規定。
蕭何:諸位賀客聽著!賀禮千錢,登堂入室。凡賀禮不到一千錢者,請到堂下就坐。
劉邦雖然未帶一錢,卻對門上謁者說道:我出賀錢一萬!
謁者不敢怠慢,急報入內。呂公聞說,忙親自出迎,一見劉邦器宇軒昂,與眾不同,便即非常喜歡,請入上席就坐。
呂公在單父之時,曾遇許負前來化齋,多曾布施,於是得到許負指點,故此極為善相。因見劉邦相貌非凡,故此敬重,倒不是因他口出大言,肯出萬錢。
蕭何見呂公請劉邦上座,不由失笑,附耳說道:這個劉季,一向滿口大言,說大話,使小錢。又很少做成甚事,呂公休被他誑了。
未料劉邦耳靈,早將此話聽了去。於是白了蕭何一眼,乾脆徑至上座,毫不謙讓。
呂公見此,一笑而已,也不點破。
酒闌興儘,來客陸續告辭。劉邦亦要離席而去,呂公卻伸手輕扯其袖。
劉邦:主翁何意
呂公:壯士稍待。屈留尊步,老兒尚有要事相商。
劉邦會意,罷酒離席,就便留在後堂。
呂公送走所有賀客,急回內堂,與劉邦重新見禮,請入上座,並命家人獻茶。
劉邦:尊翁可是要索討某所許一萬禮錢今日來時倉促,未隨身攜帶。且待他日……
呂公:豈有此理!在下雖然不稱豪富,家境倒也殷實,豈以區區萬錢為意。
劉邦:既是如此,尊公留我何故
呂公:老兒年輕之時,便喜給人相麵。非是我誇口,凡經我斷其相者,吉凶休咎,百不失一。然經我所相之人,從無有能比公之麵相者,望子善自珍愛,不可枉度此生。
劉邦:若果如此,某來日發達,定將此一萬錢加倍償之。
呂公:壯士休得玩笑,不當人子。我今獨留尊步在府,卻是有件大事相商。
劉邦:是何大事願聞其詳。
呂公:老兒今有一女,未字與人,願許子為妻,以奉巾幘灑掃,未知肯容納否
劉邦不勝之喜,隨口應諾,即行大禮參拜:如此,小婿拜見嶽翁。
當即拜罷,因酒意已至九分,不敢久留,告辭而去。
呂媼在帷後聽得清楚,又急又氣,大為惱火。待劉邦離去,便出帷屏,一把扯住呂公。
呂公:怪哉。你這老婆,拉拉扯扯做甚
呂媼:你這個老兒,怎地做事如此不知顛倒
呂公:我又未曾吃醉,何事顛倒
呂媼:平常素日,你每說要將我女兒出人頭地,欲配貴人。向日沛令妻亡,欲娶我女,你不同意,今日因何許給無賴劉季
呂公:你不信我相人之術乎此非汝女流所知也。
呂媼聞此,便不再言。數月之後,呂公倒賠嫁妝,終將女兒呂雉嫁給劉季。
劉邦平白得此富家千金,不由大喜,好不春風得意。
由是擇日成婚,夫妻兩個倒也舉案齊眉,相敬如賓。
呂雉頗能孝敬翁婆,又善理家務,並無豪門小姐驕橫之氣。
婚後不久,縣裡發下公文,劉邦身為亭長,命為泗水郡押送徒役,前去驪山修陵。
徒役俱知此去死多活少,便趁監管不備,大都在半路逃走。
劉邦見此情形,估計等到驪山之時,徒役也會逃光,也便不再著急。
走到芒碭山時,見天色已晚,便命停止行軍,就地紮寨宿營。劉邦抬頭看看天色,又遠眺周圍地形,遂命廚役:將隨軍攜帶所有肉食拿出,整治停當,我要與眾徒開懷痛飲。
廚役:今日吃完,明日如何
劉邦:明日之事,明日再說。你奉令而為便是,哪有這許多囉嗦!
廚役不言,賭氣將所有菜蔬肉食做幾鍋燉了,分散眾徒。劉邦於是聚集所餘徒眾,呼盧暢飲,直到三更,個個酒足飯飽,東倒西歪。
劉邦:眾家兄弟,吃飽喝足有未
眾徒:俱已吃飽喝足。
劉邦:那便趁此醉飽,各自逃生去吧。
眾徒:亭長大人既將我等放走,則到驪山如何交差(本集完)(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