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集 巨鹿大戰_華夏真相集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十集 巨鹿大戰

第十集 巨鹿大戰(1 / 2)

邯鄲城外,征人在途。

李良凝目觀之,見迎麵來者乃是趙王車駕,後麵隨從騎兵,百餘人眾。於是急忙跳下戰車,拜伏路邊,口中高呼:臣李良回師,參見大王!未及趨避王駕,並請降罪。

豈知那車中之人,並非趙王武臣,卻是武臣之姐,因在宮中飲得酒醉,借趙王車駕,出城兜風遊耍。醉意朦朧之中,忽聽車外有人自報名號,山呼叩拜,這才猛然醒來。

王姊聞說李良見駕,不知其是何等人物,便派騎士上前答謝,並命來人平身免禮。

李良這才知道,車中並非趙王,含羞帶怒而起,沉默不語。因平時自謂顯貴,此番竟在隨從麵前丟臉,便覺怒不可遏。

隨從中有人看出主將心懷不平,由是趁機挑撥:前在井陘關前,二世皇帝親詔將軍歸附朝廷,何等榮耀未料此番歸來,竟拜於婦人裙下也!

李良聞此大怒,立時拔劍,上前掀開轎帷,一劍刺入王姐前胸,登時了賬。

王宮衛隊見此驚變,均各大叫,一哄而散。

李良適才一時熱血上湧,衝動而為,此時稍一冷靜,不由大悔,跌足而歎。

獻諂隨從又道:如今之計,悔亦無及。將軍家眷皆在邯鄲城中,若待軍士回報趙王,其姐被殺,則必滅將軍三族。不如就此造反,攻入城去,將軍自做趙王,有何不可

李良恍然大悟,急率軍隨那百餘衛士之後掩殺,就此襲入邯鄲。

城中守兵見皆是自家人馬歸來,並無絲毫防備,更不及關閉城門,一時驚呆。

李良便自城門殺起,直搶入王宮之中,將趙王武臣及左丞相邵騷,均都誅殺。

邯鄲城門守軍,皆為張耳、陳餘二人耳目,早將李良造反之事,提前報給二位主將。張耳、陳餘得到消息,於是越城而出,連夜逃遁。逃出百裡之遙,城中一眾門客率領敗殘軍馬陸續趕來,複得數萬人眾,就地紮營,商議行止。

張耳:趙王被害,群龍無首。事已至此,便當奈何

門客:明公與陳將軍皆非趙人,不可自立。隻可複立趙國王室之後,才能立足。

張耳、陳餘以為有理,下令遍尋軍中,找出原趙王後裔趙歇,便立其為王。

門客又道:今我新敗,須防李良前來攻打。可如此如此,定保無虞。

張、陳二人信以為然,乃依其計,空營而出,在邯鄲來路兩側密林,埋伏已定。次日辰時,李良果然率兵前來攻打,由是中伏,被陳餘一舉擊敗。

李良敗走,欲回邯鄲,不料歸途早被張耳截斷,又是一陣剿殺,部軍就此潰散。李良無奈,隻得向南渡過黃河,引領殘部,投降秦軍。

秦少府章邯引軍前來攻打趙國,與李良遇個正著,準納其降,留在帳下為將。李良欲報兵敗之仇,又欲為新主立功,便自請為向導先鋒,複引秦軍渡河,北上攻打趙國。

秦二世二年閏九月,章邯大軍兵臨邯鄲城下,揮軍攻城。趙王歇自忖不敵,議於張耳:今陳餘前往北邊招兵,邯鄲城內又無多少軍馬,如何拒敵

張耳:章邯善戰,李良又儘皆都中虛實,此城不可守也。可乘其圍未就,臣保大王自北門而出,退守巨鹿,以待陳餘引兵來至,複奪邯鄲可也。

趙王:便依賢卿之策,急速行動!

於是便趁夜半,君臣棄城而走,退守巨鹿。此時秦將王離已奉秦二世詔命,率九郡邊軍二十萬人出關,日夜兼程而來,重重包圍巨鹿。

章邯由此攻占邯鄲,乃將邯鄲城夷平,儘遷其民於河內。之後駐兵棘原,在巨鹿以南修築甬道,以此運糧,供給王離大軍,以固其圍。

趙王歇眼見陷入絕境,隻得派出數批使者,去往各處搬請救兵。因秦軍列營城南,趙國使節便先出城往北,複又繞過秦營,渡河往南,去向楚懷王以及各國諸侯求援。

鏡頭閃回,按下趙王受困巨鹿,複說陳餘出外招兵。

陳餘,魏國大梁人,向以儒家弟子自詡,曾多次遊曆趙國苦陘。當地富豪公乘氏慕其才能,遂將親女嫁之,陳餘由此揚名趙國。

因聞信陵君門下張耳招賢養客,乃前往拜之,奉如親父,更為刎頸之交。當時劉邦亦為張耳門下之客,三人並為交厚。

秦國滅魏之後,秦始皇懸賞拘捕:有能擒張耳者,賞給千金;捉住陳餘者,賞五百金。

張耳、陳餘聞此,改名換姓,相伴逃到陳地,充當裡正。

裡中小吏曾因小小過失,當眾鞭打陳餘,又口出詬侮之辭。陳餘不堪其辱,便欲起而抗爭,張耳在側,急以腳尖踩踢其股,示意暫時受鞭休動。小吏走後,陳餘瞪目大恨。

陳餘:兄何踢我若非如此,我早手刃此獠矣。

張耳:我二人身負國仇家恨,將欲待機複國,公豈忘之耶今遭小辱而不能忍,欲逞一時之憤,枉死胥吏之手,可謂愚不可及!

陳餘聽罷,呆愣片刻,深以為然,乃涕泣謝罪。由是二人利用裡正衛身份,向裡人傳達朝廷懸賞拘捕令,聲言擒拿張耳、陳餘。裡人自然無人知曉,其二人本身便是被通緝者。

陳勝在蘄州起義,攻克陳縣,張耳、陳餘前往求見,懇求錄用。陳勝早聞二人才能,更知張耳曾為信陵君門客,大喜納之。

陳地豪傑父老勸說陳勝稱王,陳勝喜不自勝,但猶問於陳餘、張耳。

陳餘:將軍不顧萬死,起而反秦,是為替天下除殘去暴,故此天下無不願從。今剛據陳地而王,則示天下以私心也。

陳勝:若依卿計,則其奈何

陳餘:將軍休要稱王,宜速率兵向西,立六國之後以為黨羽,使與秦國為敵。秦之敵眾,其力則分;我之黨眾,勢力必強。如此,將軍可不必親冒矢石以戰,便可譾除暴秦,身據鹹陽,以向諸侯發號施令。各國亡而複立,則誰不感將軍大恩則將軍帝王大業就矣。

陳勝:我先稱王,以此號令天下,又有不可

陳餘:主公今隻取區區陳地一隅,就而稱王,臣恐天下諸侯,不肯從之。

陳勝不聽,於是自立稱王。陳餘見此,便知其並無遠圖之誌,便生私心,繼而進言。

陳餘:大王遣梁、楚軍向西,欲破函穀關,則河北後必為患。我曾遍遊趙國,熟悉彼處人物地理,願領一軍,為大王略趙。

陳勝信以為實,這才任命故友武臣為將,率邵騷、張耳、陳餘三將,一同略趙。

陳餘與張耳此時終於得以英雄有用武之地,乃輔助武臣克趙,奉其為王,脫離陳勝。

未料其後韓廣亦依樣畫葫蘆,自立燕王;李良其後又叛趙投秦,故至功敗垂成。陳餘見邯鄲力弱,不能與強秦相抗,這才與張耳商議,請其助趙王守城,自己前往常山招兵。

閃回結束,書接前文。

除餘在常山郡募兵數萬,急馳回京。驚聞邯鄲已陷,落入章邯手中,由是不敢怠慢,複引兵趕至巨鹿,來救趙王歇與張耳。

因見秦軍連營數重,不敢前進,乃駐軍於巨鹿之北,以待諸國援軍。

張耳聞陳餘引軍來至,屯駐在秦營之後,乃遣使前往,催促其出兵進擊,以解巨鹿之圍。陳餘早知秦軍首將王離,乃是老將王翦之孫,王賁之子,世為秦國名將,又眾寡不敵,豈能以卵擊石當下不從張耳之言,隻是按兵不動。

由此相持數月,巨鹿城中看看糧儘。張耳大怒,又派張黶、陳澤為使,潛至城外大營,責問陳餘見死不救之罪,並以數十年交情相逼,迫令出兵交戰。

陳餘無奈,乃派五千士兵交給張黶、陳澤,命其二人為將,攻擊秦軍圍城外營。

趙軍一出,便如投羊飼虎,登時全軍覆沒。張耳聞此,後悔不及。

當時秦趙兩軍,已相持數月之久。各國皆都發來援兵,反將秦軍包圍。十餘路人馬,皆都駐紮於巨鹿城外,距秦軍十數裡,或數十裡不等。

張耳之子張敖,也北收代郡之兵萬餘,引之而來,屯駐於巨鹿城北。

諸路援兵皆都害怕秦軍強大,於是按兵不動,不敢跟名將王離交鋒。

楚懷王收到趙國求援奏報,乃與群臣商議,下達命令:分兵兩路,往救趙軍。一路以卿子冠軍宋義為上將軍,魯公項羽為次將,亞父範增為末將,率軍數萬,北上以解巨鹿之困;另一路以劉邦為帥,進攻關中,圍秦救趙,迫使秦軍還師。

宋義、劉邦:臣等遵命!

楚懷王:此番出兵滅秦,你諸將之內,誰先攻下關中,就封其為關中之王。公等亦加勉力,成敗在此一戰也。

眾將領命,由是點兵出征。

宋義率領楚國援趙大軍,進至安陽,因見天色已晚,便命下寨安營。

前軍探馬來報:巨鹿距此不遠,有秦國上將王離,率領二十萬大軍,重重圍困。另有章邯二十萬軍,列於棘原,與巨鹿大營呈犄角之勢。

宋義聞言恐懼,命令諸將:各引本部軍馬,就地安營,不可輕舉冒進。

項羽:有道是兵貴神速,我軍遠來,利於速戰,因何不進

宋義:你小小年紀,曉得甚麼兵法有道是善解紛者,需待其疲。我隻坐觀秦趙決戰,兩敗俱傷後進擊,則必收漁人之利也。卿且退下,再有敢言出兵者,必斬!

項羽冷笑不止,憤憤而退。大軍逗留四十六天,並不前進半步。

秦二世三年十一月,新年首月,軍糧將儘,宋義便議退兵。

項羽當場痛斥:數萬大軍,延挨許多時日,空耗糧餉;如此怯戰,枉為上將!

宋義惱羞成怒:此賊無禮,敢如此辱我。衛兵,將項羽與我拿下!

項羽亦怒,當即拔劍上前,手起劍落。宋義首級便離脖頸,落於地上,繼而死屍栽倒。

宋義至死不知,部下將士已皆被範增暗中收買。眼見項羽行凶,並無一人上前,護衛主將。楚懷王聞之,雖然不悅,但亦無法可想,隻得將錯就錯,便封項羽為上將軍。並令英布、蒲將軍兩支楚軍,也歸項羽指揮,催命速解巨鹿之圍,進軍關中。

項羽領命,下令拔寨啟行,引軍北進,到至漳河南岸,紮營列陣。

當時章邯軍駐紮棘原,兩軍對陣,相持未戰。

秦軍圍城百日不戰,趙高聞此,便向秦二世進諂:章邯統率舉國四十萬大軍,今遷延巨鹿不進,此必與叛軍暗有勾結,要引其進關也。

秦二世信之,便派人持節,前往軍營,責問章邯。

章邯害怕,派長史司馬欣回朝彙報軍情,並請示公事。司馬欣到至鹹陽,滯留宮外三日,皇帝隻是不予接見。司馬欣懼甚,急離鹹陽,奔回棘原軍中,因恐被害,未順原路而走。

趙高果然派人追趕,不及而還。

司馬欣回到軍中,向章邯回報:趙高獨攬大權,天子深處內宮,眾官皆不得進言。某待命司馬門外,三日三夜,竟不得見皇帝。由此逃回,且遭趙高沿途追殺,幸兼道繞行得免。依末將觀之,將軍若能獲勝,趙高必嫉大功;倘若兵敗,則必遭殺戮亡身之禍。

章邯:如此奈何

司馬欣:何去何從,惟將軍思之。末將追隨將軍,惟馬首是瞻!

章邯聞言,沉吟不語。

正在這時,中軍入報:趙國大將軍陳餘,派使前來下書。

章邯:令來使入見。

趙使入帳行禮,獻上主將親筆書信。章邯展其陳餘來書,見其略雲:

昔白起身為秦國大將,南陷楚都鄢郢,北屠馬服君趙括大軍,攻城掠地,不可勝數,終遭賜死。蒙恬北擊匈奴,開榆中數千裡之地,終被殺於陽周。何哉因其戰功太多,秦廷不能予以封賞,故藉口殺之。今明公為將三年,士卒傷損以十萬計,各地諸侯並起,叛秦者愈眾。趙高今見形勢危急,亦必藉口免禍,諂殺將軍,推卸其責。天欲滅秦,智愚皆知。將軍內不能直諫朝廷,外為亡國之將,孤木難久,不亦悲哉不如就此率眾倒戈,與諸侯合約攻秦,共分其地,封王稱孤。此與身受刑誅,曷為有利陳餘不敏,惟將軍思之。

章邯深思良久,禮待來使:卿其回複陳將軍,此事體大,且容我思之再複。

趙使:外臣遵命,望將軍慎思,早日回複。

於是辭歸,還報陳餘。章邯送走趙使,屏退諸將,退入後帳,密與司馬欣商議。

章邯:秦王聽信趙高,今欲害我,公議奈何

司馬欣:陛下既信趙高,叛之可也。但若與諸侯約盟,不如隻盟於楚王。

章邯聽從其議,由是密派軍侯,前往楚軍大營,要求與楚國訂立和約。

項羽怒道:身為上將,統軍四十餘萬,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逃,不能逃則降,不能降則死。兩軍既交,豈能言和!

於是趕出來使,不許言和。秦使剛離大營,便下將令:命蒲將軍為先鋒,率兵兩萬,兼程渡過三戶津,列陣於漳河之南。其餘諸將,隨本帥率引主力,前往汙水,正麵攻擊秦軍!

一聲令下,三軍儘發。當年十二月,河冰始開,項羽率楚軍到達巨鹿縣南,漳水北岸。因謂先鋒休整數日,軍威正盛,立遣英布和蒲將軍率其二萬軍馬渡河,援救巨鹿。

二將奉命渡河,初戰小勝,紮穩腳跟。趙將陳餘又遣使到至楚軍大營,催促進兵。

項羽覽書,乃命全軍渡河,往擊秦軍。軍至岸邊,複下令破釜沉舟,燒掉帳篷,隻帶三日軍糧,以示不勝則死決心。

於是趁夜渡河,登岸列陣。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奔巨鹿。先擊敗章邯保護甬道秦軍,斷絕糧道,繼而包圍王離軍隊。

楚軍部下將士見此,皆為主將項羽決心勇氣鼓舞,士氣振奮,無不以一當十。經過九次激戰,終於打退章邯,活捉王離,殺死秦將蘇角,涉間舉火**。

秦軍四十萬將士,有被殺者,有逃走者,有投降者。由此全軍皆潰,巨鹿之圍終解。

當時前來援救钜鹿諸侯之軍,在秦軍外圍列營十餘座,卻都深溝高壘,不敢發兵出擊。待楚軍攻打秦軍之時,諸軍將領都在營壘之上靜立觀戰。

項羽手挺長戟,騎烏騅馬,在敵陣中驅馳來去,當著披靡。楚軍士兵以一當十,喊殺聲驚天動地。觀戰諸將見此,無不兩股戰戰,驚恐不已。

打敗秦軍之後,項羽命令打掃戰場,自升中軍大帳,召見諸侯軍將領。各國將領奉命入營,當進入轅門之時,無不下馬叩拜,至帳中更是膝跪前行,不敢抬頭仰視。

項羽見此,揮斥方遒,縱聲大笑,睥視群雄。由是諸侯皆推項羽為聯軍上將,楚懷王亦下詔旨,命各路諸侯之軍,都歸項羽統帥,揮師西進關中。

章邯雖然大敗,手中仍有十餘萬人馬,據險而守。但因思司馬欣前日之語,此時已無戰心,乃派人前來楚軍大營求見項羽,欲訂和約。

項羽召集諸侯各將,與眾人計議道:今秦軍雖敗,其勢尚眾。我部糧草告急,本帥欲應其和約,公等以為若何

諸侯皆知章邯之勇,且欲保存實力,不願再戰,皆都稱善,惟範增不語。

項羽見諸侯皆從,就遣來使還報,與章邯約期,在洹水南岸殷墟會晤,商定盟約。



最新小说: 玄學美人通陰陽,瘋批權臣撐腰寵 中世紀女領主 穿到十年後,白月光被我搶娶豪奪 總被召喚的我於高危世界成為大佬 重生七零:狠戾軍官被我撩紅眼 匪禍天下 將軍擄嬌 俯仰人間二十春 我馴養師,養蟲族天災不過分吧? 春日早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