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集 木門冤魂_華夏真相集_免费小说阅读网 
免费小说阅读网 > 玄幻魔法 > 華夏真相集 > 第七十三集 木門冤魂

第七十三集 木門冤魂(1 / 2)

山陽公府,藥王廟中。

司馬父子三人與皇甫謐見過,乃係通家之好,再不見外。

山陽公劉協對司馬懿道:既雲有秘事相告,此時並無外人,便請實言。

司馬懿:某前年奉魏主之命前往漢中,與蜀漢丞相諸葛亮對敵,方得見其人。通過故中郎蔡邕之女蔡琰,確定孔明身份,故特來向殿下告知。殿下休要驚訝,諸葛孔明實乃殿下親兄,當年遜位少帝,被逆賊董卓派遣李儒害死,卻又死中得活,史侯劉辯是也!

此話一出,石破天驚。不料華佗聽來無動於衷,山陽公亦似不聞,隻靜靜發呆。

司馬懿:此事原是太過離奇,怪不得殿下。某不敢扯這彌天大謊,有實物為證。

便令次子司馬昭:你到院中,將坐騎皮套中那件東西拿來。

司馬昭領命出去,頃刻即回,手中托了一個長條布囊,打開來置於案上,眾人看時,見是一架古琴,上鐫“龍吟”二字。

司馬懿:此物乃是一對,一雌一雄,皆為蔡中郎鐘愛之琴。雌曰鳳鳴,在其女蔡文姬之手;雄者便是這架龍吟,當年蔡中郎將史侯救出洛陽,並以此琴贈之。前番在祁山西縣,孔明托蔡琰將此琴留贈於臣,其意就是作為證物,令某獻於殿下,以證其信也。

劉協抬起頭來,臉上淚水縱橫,早已哭得哀毀不堪。哭了半晌,這才收淚哽咽道:某在三十年前,已知兄長未死,隻不知就是蜀漢丞相諸葛孔明也。我兄南逃荊州,在隆中躬耕田畝十餘載之久,曆儘艱辛飽嘗苦難,實孤之罪也。終擇劉備為輔,征戰十餘載,方得荊益二州,苦心孤詣,欲複我漢室社稷。奈劉備一意孤行,先陷漢壽亭侯不救,次棄荊州不複,再攻東吳幾致滅國。屢違我兄隆中對策,以致前功儘棄。惜哉兄長,痛哉兄長!

司馬懿:孔明如此苦心孤詣,皆因殿下尚在,天下思漢。望殿下寧耐,勿負其誌。

山陽公:兄長欲複漢室,使某再登帝位,孤豈不知但觀今大勢,三分天下,魏家已居其二,孫權又行篡逆,稱帝江南。兄長欲複劉氏江山,何其難乎漢祚已衰,火德漸息,明知其不可為而強為之,隻能徒使嘔心瀝血,死而後已,無補於事也。望仲達再見我兄,以孤之言語轉述,就在蜀中安度此生罷,無需再逆天道而行矣。

言罷大哭,甚是悲切。

司馬懿聞言大驚,再拜諫道:孔明兄長雖一生跌挫,未損誌向半分,殿下何如此自棄今曹真已死,魏**權儘握臣手,全**隊,供某調遣。孫權自守之輩,不足慮也。臣此次率大軍出漢中,引孔明大軍攻取兩京,魏氏江山重歸殿下,漢室便可複興矣。殿下隻需養光韜晦,深自斂鋒,待臣與孔明引兵攻入洛陽,儘滅曹家氏族,複還龍廷,不亦可乎!

劉協連連搖頭:自我先父靈帝以來,黃巾大起,董卓肆虐,李郭為亂,諸侯競起,民不聊生。劉氏獲罪於天,不可禱也。複因征戰連綿,至今五十年矣,天下人口死亡流徙,十不存二。九州田園荒蕪,中原滿目瘡痍,幾為無人曠野,皆我父子滔天大罪,豈可恕免孤將江山社稷禪於曹丕,乃是自願,非其逼迫。兄長劉辯即便奪回,也請他自為,我絕不再出。可此一生,隻有這十餘來年,才得快樂逍遙。吾其為藥王門徒,不敢再聞天下之事。

司馬懿見山陽公如此堅決,再向華佗、樊阿、皇甫謐看時,見其三人頻頻點頭,似以劉協之語為至理名言,頗賞其誌。

劉協靜了片刻,走進方丈密室,捧出一個錦囊。打開看時,見是兩麵鑄金令牌。

山陽公:此牌乃是先漢高祖所鑄,共有五麵,名為臥龍令。董卓廢黜我兄,立某為帝,後逢李、郭之亂,五令齊出,分付兗州刺史劉岱、益州牧劉焉、荊州牧劉表、豫州牧劉備、太中大夫劉曄,五位漢室宗親。今五人俱亡,劉岱、劉曄令牌複歸於孤,劉備、劉焉、劉表三麵令牌,此時必在我兄劉辯手中。卿將此二令交還孔明,令其自為之用可也。

司馬懿收了令牌,告辭出城,率二子回至軍營,一路上慨歎不已,心中怏怏不樂。

畫外音:司馬懿離開山陽之後,華佗便令徒孫皇甫謐殺一惡霸,複請驪山老母貂蟬用易容之術扮作劉協模樣,宣稱山陽公患病而亡,上報魏明帝。曹睿命以天子之禮厚葬,並親製祭文,遣使往山陽縣主祭殮葬。華佗見萬事已了,便率山陽公及一眾門徒,直奔長安驪山,在老母宮對麵向陽之處,建一座藥王宮,以為藥王門總舵,隱居下來。

曆史真相:魏明帝青龍三年二月,魏明帝命葬姑父劉協於山陽城外雲台山禪陵,追諡漢孝獻皇帝。漢獻帝詐死隱遁山林之時,壽至五十四歲。劉協自登大位,共做三十一年傀儡皇帝,竟然落得善終,雖因曹操父子本性寬厚,亦與劉協深諳生存之道不無關係。禪位後被封山陽公,封邑萬戶,位於所有諸侯王之上;且向皇帝奏事不必稱臣,接受皇帝詔書可以不拜,還可以天子之禮祭祀天地祖宗,可謂自古未有之榮。經過四十年煎熬,其後歸於自在。

鏡頭轉換,了結山陽公之事,再說司馬懿伐蜀。

司馬懿率二子進入洛陽,拜見天子。曹睿大喜,即下詔命:拜司馬懿為征西大都督,行假節,有調動天下眾兵之權;便宜行事,不必奏帝,可得專行。

即合虎符,點齊十五萬軍馬,親排鑾駕送出城外。

司馬懿暗道:此番孔明竭儘全力,將是最後一次北伐,若不成功,再無機會矣。某知史侯雖冒諸葛亮之名,謊稱生於光和四年,實生於熹平五年,尚比某年長三歲,今已五十八歲矣。此番征魏再不成功,則雖心有餘而力不足也。某必助其一戰而定天下。

於是辭了魏主,徑到長安,大會諸路人馬,計議破蜀兵之策。

張郃此時已自羌中還師,當即入帳請戰:諸葛亮三番五次兵出漢中,無非要奪取長安,以下洛陽。某願引一軍去守雍、郿,當其必來之路,以拒蜀兵。

司馬懿道:我前軍缺少能征慣戰大將,定不能獨當孔明之眾。今將軍要分兵為前後,非勝算也。不如留兵守上邽,餘眾悉往祁山。未知公肯為先鋒否

張郃見司馬懿此番如此抬舉重用,不由大喜:某素懷忠義,早欲儘心報國,可惜未遇知己;今都督肯委以重任,雖萬死不辭,怎不奮勇上前!

司馬懿大喜,遂使張郃為先鋒,令郭淮守隴西諸郡;自督大軍,與眾將分道而進。

正行軍間,前軍哨馬來報:蜀漢丞相諸葛孔明率大軍望祁山進發,前部先鋒王平、張嶷徑出陳倉,過劍閣,由散關望斜穀而來。

司馬懿即令紮營,激勵張郃:孔明長驅大進,非將軍不可當其鋒銳。蜀兵屢出漢中,每次皆因糧儘而退,今逢麥熟,其必派兵來割隴西之麥,以資軍糧。將軍可結營守住祁山,我與郭淮巡略天水諸郡,以防蜀兵割麥。未知將軍願否

張郃見都督委以重任,慨然領諾,遂引四萬大兵,前去駐守祁山。

司馬懿則親引大軍,率郭淮望隴西諸郡而去。

孔明兵至祁山,安營已畢,見渭濱早有魏軍提備,乃謂諸將:此番為將者必是司馬懿。今李嚴運祿不到,隴上各郡小麥已熟,我可密引兵割之。

遂留王平、張嶷、吳班、吳懿四將把守祁山,自引薑維、魏延等,前到鹵城割麥。

鹵城太守聞說諸葛亮親來,便即開城出降。孔明深加撫慰,便令仍守鹵城,自引諸將並三軍壯士,搦鐮持索,望隴上而來。

尚距隴上三十餘裡,前軍回報:魏大都督司馬懿引兵在此,紮營以待我軍。

孔明驚道:此人厲害,竟預知我要來割麥!

當即分派諸將:令薑維引一千五百軍,伏在上邽之後;馬岱、魏延各引一千五百軍,護住車隊,又令三萬軍皆執鐮刀、馱繩,伺候割麥。

安排已畢,卻令關興扮做天蓬元帥模樣,率五百軍士,皆執七星皂幡,前去魏營誘敵。魏軍哨探見之大驚,火速報知司馬懿。

司馬懿笑道:這個孔明偏多作怪!

遂撥二千人馬出營,下令不論是誰,儘情捉來。魏兵領命驟馬出營,關興便轉身退去。魏兵各要建功,儘力趕了一程,追之不上。

魏軍奇怪,方欲勒馬回營,司馬懿親率大軍前來,複來追趕。

忽聽戰鼓大震,一彪蜀軍殺來,前隊披發仗劍,擁出一輛四輪車,其上端坐孔明。

司馬懿驚道:這是甚麼精怪看樣子不是來打仗,倒像要作法!

言未畢,左右及身後又各出一軍,打扮皆同,各有一輛四輪車,一共四個孔明,從四個方向殺到。司馬懿心中暗笑,卻故作大驚,回顧諸將道:此必神兵天將也,可速退!

說罷回馬先逃,急急引兵奔入上邽,閉門不出。

此時孔明早令三萬精兵將隴上小麥割儘,運赴鹵城打曬。司馬懿在上邽城中,計算孔明曬麥時日,便知日內必將開戰。

正思念間,副都督郭淮入帳請戰:蜀兵現在鹵城打麥,都督何不出兵擊之

司馬懿笑道:將軍之言,正合我意!你我可分兵兩路,分進合擊。

司馬懿引兵徑到鹵城下,日已昏黑,遂命屯兵。定更時分,郭淮亦到,兩下合兵,一聲鼓響,把鹵城圍得鐵桶相似。城上萬弩齊發,矢石如雨,魏兵不敢前進。

三更時分,忽然城外麥田裡火光衝天,喊聲大震,蜀兵一齊殺至;同時鹵城四門大開,內兵殺出,裡應外合大殺一陣,魏兵死者無數。

司馬懿引敗兵奮死突出重圍,占住山頭;郭淮亦引敗兵奔到山後紮住。

郭淮因是自己主意,致使損兵折將,不由懊惱,又來告司馬懿道:可發檄文調雍、涼人馬,並力剿殺。某願引軍襲劍閣,截其歸路,敵可儘滅。

司馬懿從之,即發檄文星夜往雍、涼,調撥大將孫禮。非止一日,雍涼兵到,司馬懿即令孫禮約會郭淮,一襲鹵城,一襲劍閣。

孔明在鹵城日久,不見魏兵出戰,乃喚薑維、馬岱:魏兵守住山險不與我戰,定是分兵去襲劍閣,斷我糧道。二公各引一萬軍去守住險要,休等其紮營穩妥,便率兵襲之。

二人領命,引兵去了。孔明卻調集城內曬麥大軍,以待雍涼之兵。

孫禮率西涼人馬倍道而來,將至鹵城,天色剛明。因見人馬困乏,便令紮營歇息,預備來日再戰。未料正在紮營之際,蜀兵早到,一擁而進。

雍涼兵抵敵不住,望後便退;蜀兵奮力追殺,殺得屍橫遍野,血流成渠。

孔明獲勝,便要起兵大進。忽報永安李嚴有使齎書到來,密告軍情。孔明令入,覽其書雲:某聞東吳陸遜上書吳主孫權,遣使潛往洛陽,與魏國秘密連和;魏主曹睿令東吳發兵取蜀,吳主孫權意為所動,就要起兵,往白帝城來也。丞相見書,當疾速退軍!

孔明覽書甚是驚疑,長歎一聲:此番北伐,又成畫餅!

乃聚諸將傳令,教祁山大寨人馬先退回漢中。張郃奉命紮營祁山,忽見蜀兵退去,乃急往鹵城大營,麵見司馬懿請令,要去追襲。

司馬懿知道孔明要以退兵為名,施拖刀絕殺之計,便堅執不從,且故意勸止:孔明詭計極多,不可輕動。不如堅守,讓他退去。

鏡頭轉換,鹵城之中,丞相行營。

孔明知道祁山兵馬已回漢中,再無後顧之憂,遂聚眾將,授以密計:楊儀、馬忠二將,引一萬弓弩手,先去劍閣木門道埋伏,若魏兵來時,如此如此。

又喚魏延、關興:你二人在城上四麵遍插旌旗,城內亂堆柴草,虛放煙火。掩護我大兵趁夜出城,然後速往木門道行來。

安排已定,各自依令而行。司馬懿坐在大帳之中,聞說城中煙起,親自出營來看,於是不問張郃,卻將目光看向上將魏平:此乃空城也。孔明已退,誰敢追之

魏平正要請令,張郃卻道:且慢。我料諸葛亮此番退兵,定有計策,不可追之。

司馬懿嚇了一跳,暗道:莫非他已經得悉某與孔明合謀,欲害他性命

察顏觀色,卻又不似。魏平想要追敵建功,問道:蜀兵退走遠矣,有何計策

張郃眼睛盯著司馬懿,口中訓斥魏平:夫用軍之法,圍城必開出路,歸軍不可窮追。蜀兵自出祁山以來,屢屢獲勝,又新破我西涼兵馬,銳氣正盛;且新得隴上新麥數萬斛,全軍足食一年有餘,何故退兵非計而何!

魏平沒有張郃官大,聽罷諾諾連聲,心中不服,卻不敢還口。

正在這時,司馬昭忽然進帳,對父附耳低言,遞上一封信。司馬懿開拆其信,張郃偷窺一眼,見書皮上寫道:書呈司馬懿大都督開拆——麾下南陽太守滿寵。

司馬懿看完大喜,將書信置於案頭,即問司馬昭:滿伯寧使者現在哪裡

司馬昭答:現在帳外等候回複。

司馬懿道:此信未知的確與否,待某親自出去,詳細問他。

乃引司馬昭急急出帳。張郃將案上書信拿起,見其書略雲:陸遜懼蜀勝魏,報昔日侵奪荊州之仇,調集荊州兵以襲巴郡。蜀江州太守李嚴上書告急,被某得知,故報都督。孔明兵敗,必不退兵;若大勝之餘忽退,必因陸遜發兵。都督追之必獲大勝,良機莫失!

張郃看了,又示與魏平,二將心意已決。

司馬懿回帳,見密信挪了位置,不動聲色,攏入袖中,便令散帳。

張郃止道:大將軍慢來!蜀兵都退儘了,都督不說追擊與否,怎生就要散帳

司馬懿道:某細想將軍所言,極為有理。蜀兵毫無緣由退兵,必是孔明以退為進,欲施埋伏之計耳。不要追他,令其計劃自然落空,豈不是好即是無計,得他退兵,我等不戰而勝,回去報與天子,一樣賞賜,豈不是妙將軍回帳休息去罷,休要多事。



最新小说: 玄學美人通陰陽,瘋批權臣撐腰寵 中世紀女領主 穿到十年後,白月光被我搶娶豪奪 總被召喚的我於高危世界成為大佬 重生七零:狠戾軍官被我撩紅眼 匪禍天下 將軍擄嬌 俯仰人間二十春 我馴養師,養蟲族天災不過分吧? 春日早婚